化學
高中

想請問..結晶法的原理是“沸點的不同”還是“溶解度的不同”呢?
因為課本和講義上寫的不一樣.
另外也想問的是 有沒有和我一樣的108課綱高一的學生呢 有什麼推薦的化學講義嗎

旭衛。懲忌購 珊孽呢也由 數) 癌人貢.奏所中龐迷 回品回說6gdhy#夫8-I 圖
PromotionBanner

解答

如果這參考書沒附例子就是它太爛了

._.

我覺得寫得有點奇怪

但根本不知道它是想幹嘛

._.

舉例我所知道的結晶:
1.海鹽混有沙子,先溶解,過濾掉沙子,再蒸乾水,剩下鹽結晶。
2.硝酸鉀混氯化鈉,當硝酸鉀比較多的時候,可以溶解後降溫得硝酸鉀,或升溫得到氯化鈉(升溫的部分就是再結晶
3.網路上有硫酸銅的養晶影片,提供晶種後如果緩慢降溫,析出的硫酸銅較能穩定堆積,能得到比較大塊的結晶。

留言

右邊的圖是蒸餾,
不是結晶喔!

然後...我不是新課綱的😅😅😅

Wei Ching Ni

那個抱歉拍的不好~~~是右邊最上面的圖

神秘的人

抱歉!
我也不知道哪個才是正確的,
我覺得這兩個說法都有道理,

因為結晶是溶液達到飽和後,
液體不能接受那麼多,
所以變成結晶
(這裡比較偏向溶解度)
但是會讓液體變飽和是因為有液體蒸發,
(加熱的時候溶解度變低的不多)
沒有液體蒸發就不會讓溶液變飽和

留言
您的問題解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