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
易的
妻投
已領
的
外
136x
14 世紀中期,中國皇帝曾派遣使節前往正值南北分裂時期的日本,其中南方政
權以承諾取締倭寇為條件,接受中國皇帝冊封為「日本國王」,開始與中國政府之間
的貿易。日本在南北朝統合後,進一步與中國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但因為國內政局
依舊不穩,兩邊的貿易仍時開時停;16世紀中期,新任統治者遣使向中國要求重開
貿易,但中國因視其為篡位者而予以拒絕,兩國之間的官方貿易自此正式斷絕。之後
,日本改透過琉球進行仲介貿易,以取得中國貨物,但這項管道的發展又隨著中國政
府放寬海禁而沒落;與此同時,歐洲人已在亞洲建立商業據點,並開設了澳門與長崎
之間的貿易路線,除了向日本輸出西方的商品外,也進一步壟斷了中、日之間的絲綢
貿易。
16世紀末,日本統治者為了保護、鼓勵海外貿易,開始積極取締倭寇,並給予
部分地區的商船「朱印狀」,用以區分商船與海盜船;17世紀時,此種貿易方式進
一步演變為「朱印船制度」,規定了國內所有船隻必須持有政府核發的「朱印狀」才
可合法從事海外貿易。在此制度下,日本海外貿易蓬勃發展,東西交流十分頻繁,這
也導致基督宗教在國內的影響力愈來愈大;而日本政府為鞏固統治,又先後頒布禁止
海外國人歸國、建造大型航海船舶的政策,朱印船貿易因此逐漸走向終結。
會考素養挑戰
1.文中對中日兩國官方貿易發展的敘述,最適合用來說明下列何者?
道
A
(A)白銀流通後經貿網路的改變
(B)天朝體系下朝貢制度的運作 X
(X)歐人東來後國際貿易的盛行
蒙古西征下商貿發展的蓬勃
(A) 15C欧人發現新航路後
养眼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