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素養混合題(共21分)
從蛋白質起始合成部位轉運到其功能發揮部位的過程,大致分成兩種路徑:一是在游離核糖體上完成
轉譯後,再轉運至粒線體、葉綠體、細胞核或成為細胞質的成分;二是在游離核糖體先進行初始轉譯合成
訊息肽,在訊息肽的引導下,一邊繼續轉譯、一邊轉運進入粗糙內質網,再轉運至高基氏體,以囊泡形式
形成溶體、液泡等胞器,或繼續將囊泡運至細胞膜或分泌到細胞外。請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6分)
-6
(A)轉運錯誤的蛋白質不會影響其功能不用家国小大器
(B)粗糙內質網上的核糖體是固著不動的附著大
家社
C 草履蟲的伸縮泡經由第二種路徑所形成
(D)原核細胞也具有這兩種轉運路徑再到
(E)粒線體、葉綠體所需的蛋白質皆由第一種路徑所產生
2. 科學家用放射性元素標記某種胺基酸,以追蹤唾腺細胞內澱粉酶放
的合成、加工及運輸過程,追蹤過程中發現細胞內的放射性元素
在三種不同膜狀構造的分布時間如右圖所示,圖中1、2、3分別
代表何種膜狀構造?(不包含囊泡)(各5分,共15分)
放射性元素分布(%)
100 0 0 0 20 0
1-2
60
2
3
3 10 20
40 60元 80元
追蹤時間(分鐘)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