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
國中

求解

> 閱讀下文,回答第31-35題 楚莊王賜群臣酒,日暮,酒酣,燈燭滅,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絕其冠纓, 王曰:「今者燭滅,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纓持之,趣火來上,視絕纓者。」王曰: 誌「鳥人酒,使醉失禮,奈何欲顯婦人之節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與寡人飲,不 上「絕冠纓者不懼。」群臣百有餘人皆絕去其冠纓而上火,卒盡懽而罷。居三年,晉與楚戰, 「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奮,首卻敵,卒得勝之,莊王怪而問曰:「寡人德薄,又未嘗異子, 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對曰:「臣當死!往者醉失禮,王隱忍不加誅也。臣終不敢以蔭 - 薇之德而不顯報王也,常願肝腦塗地,用頸血湔敵久矣,臣乃夜絕纓者也。」遂敗晉軍, 【楚得以強,此 (選自劉向《說苑》) 。 031.下列文句中的「者」,何者用法與其他三者不同? (A)今「者」燭滅 (B)有引妾衣「者」 (C)不絕冠纓「者」不懽 (D)臣乃夜絕纓「者」也 032.畫波浪線的「有人引美人之衣者」,是指「有引美人之衣的人」,但造句時把 「人」移到「引美人之衣」的前面。下列文句,何者也屬於這種造句方式? (A)「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B)「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自楚之滕 (C)今「有受人牛羊而牧之者」,則必為之求牧與錫矣 (D)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 133.「寡人德薄,又未嘗異子」,句中「又未嘗異子」的涵義是什麼? (A) 你沒有特殊才能(B)又沒對你特別好 (C) 和你沒什麼不同(D)沒有優秀的兒子 134.關於本文故事情節的敘述,何者正確? (A) 美人摘下非禮者的帽子以為證據 (B) 群臣主動斷帽帶,共同迴護非禮者 (C)楚王本想懲罰非禮者,因美人勸阻而作罷 (D)非禮者感念楚王的宽容,事楚王竭力盡忠 使用

解答

尚無回答

您的問題解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