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

所謂的語法都建立在某個框架之下,嘗試去解釋自然語言的規律
妳現在問的是一個edge case(邊緣情況),傳統語法的解釋沒有辦法給予妳很好的解釋的情況
並不代表它不能被更好的解釋,只是會需要更新/近代的語法理論框架,但我想妳應該沒有時間跟心力去學一套新的語法框架XD
(題外話,台灣英文教育體系內的語法框架已經有點過時了,所以文中的解釋其實相當無力)
 
好,那些理論上的東西先不提
我從兩個角度切入
1. 這個單字的實際使用情況:
這往往是比起它背後底是什麼語法理論還重要,因為不管妳讀了多少語法,妳也無法從透過語法去推敲出一個單字一些固定用法
妳只有"預先知道"這個單字就是這樣子使用。
以這個角度來說,including的這個用法妳可以直接看例句學起來就好,不用管它是被當作什麼語法物件
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us/dictionary/english-chinese-traditional/including
總之妳能看出來,在中文中,想要說明/例舉某個事項"(不)包含A(B,C,D)"時就會採用這個結構
其中注意的是,有沒有逗號在語意上是有細微差異的
有逗號是一種例舉,沒有逗號是一種限定(這邊可以參考台灣語法中的限定與非限定形容詞子句的差異)
 
2. 以刪去法的角度來看待這題(沒有1那樣重要,但單純為了解題而解題的話)
前方出現了一個逗號,在逗號的後面,通常只能允許介係詞、分詞、形容詞、等不完整的片段
而A、C、D都是一個「帶有時態的動詞」,一般來說是需要跟在一個主詞的後面,形容一個子句的
而不能就這樣落單的直接出現在逗號的後面
(即使是這樣,逗號後面也不能直接跟子句,除非有連接詞)
反而B是一個分詞(或者介係詞,這邊不重要),是可以出現在逗號後面的(如分詞構句等)
所以這樣子考慮的話,也只能是B了
這邊的推敲雖然聽起來有點繞口,但有一定語感基礎的人是能很直接的判斷出A、C、D是肯定不符合語法的
大致上是這樣。

Shao

更正:
而A、C、D都是一個「帶有時態的動詞」,一般來說是需要跟在一個主詞的後面,「形成」一個子句的

留言
您的問題解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