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高中
請問為什麼課本寫不完全顯性遺傳符合分離律且不符合顯性律,講義的結論部分說顯性律是分離律的內容呢?(藍色螢光筆部分)謝謝🙏
o
結論孟德爾依實驗結果,做出以下推論。
(1)決定生物體性狀的遺傳因子有兩種,一種為顯性遺傳因子,另一種為隱性遺傳因子。
(2)每種性狀都是由一對遺傳因子決定,若決定表徵的一對遺傳因子分別為隱性因子與顯性因
子時,則表現顯性表徵(即顯性律)
(3)生物體在形成配子時,原來成對的遺傳因子會分離,因而配子僅含其中一個遺傳因子。當
雌雄配子結合後,遺傳因子又恢復成對。
(4) 科學家將上述(1)(3)內容稱為孟德爾第一遺傳法則(即分離律)
圖2-15 紫茉莉花
色的雜交實驗/實
驗結果不符合孟德
爾的顯性律,為不
完全顯性遺傳。
不完全顯性遺傳
紫茉莉的花色有紅色、粉紅色與白色三種(圖2-14),以單
性狀雜交實驗探討紫茉莉花色的遺傳模式(圖2-15),取紅花純
品系與白花純品系作為親代,雜交產生的F皆為粉紅花,粉紅花
為介於紅花與白花之間的表徵,因此無法以孟德爾的顯性律判斷
紅花與
白花何者為顯性,此現象稱為不完全顯性遺傳(亦稱中間
型遺傳)。
我們可以R代表紅花的等位基因,R'代表白花的等位基因,
親代紅花與白花純品系的基因型分別為 RR 與R'R', F 粉紅花的
基因型為RR', F 自交產生的F.,表現型有紅花、粉紅花與白花,
比例為1:2:1,仍然符合以分離律所預測的結果。
解答
您的問題解決了嗎?
看了這個問題的人
也有瀏覽這些問題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