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
舉個食鹽水的例子給你參考看看💪
在乾淨的容器中加入蒸餾水,再放入食鹽
剛開始加入的鹽粒都可以被溶解
此時稱為「未飽和溶液」
然而食鹽加到某個定量後
即使一直攪拌,還是有鹽粒沈澱無法溶解
這個時候溶液就已經達到「飽和溶液」的狀態
然後因為在某特定的溫度下
物質的「溶解度」是固定的
除非提高溫度,否則過多的溶質無法溶解
因此接下來將已飽和的食鹽水溶液加熱
使得剩餘的鹽粒也全部溶解了之後
再把食鹽水靜置讓溶液冷卻到加熱前的溫度
照理說溫度下降後溶解度也會下降
食鹽的晶體應該會出現「結晶」
但實際上會發現冷卻後的食鹽水溶液溶解了
比原本這個溫度下可以溶解的更多的食鹽
這瓶食鹽水就會成為「過飽和溶液」
希望有幫助到你💪💓
謝謝😻
您的問題解決了嗎?
看了這個問題的人
也有瀏覽這些問題喔😉
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