ノートテキスト
ページ1:
取用器材 刮勺:取粉末狀/一支僅能取單一藥品 → 滴管:不可倒持 過濾裝置→濾紙:液体不可高過濾紙 → 漏斗:長頭貼緊容器/倒溶液由玻棒導引 →鐵架:裝置組合固定/固定夾:鐵環、鐵夾 蒸發裝置→錶玻璃:盛裝藥品or 當蓋子or觀察蒸氣結晶不可直接加熱 →蒸發皿:蒸發溶液/用坩鍋夾(鉗)夾取可加熱/不可急速冷 收集氣體→薊頭漏斗:收集氣體底部須沒入液面 → 吸濾瓶:有側管連接橡皮導管,導出氣体收集了 → 廣口瓶:製備氣体的集氣瓶不可直接加熱但內部可燃燒 控制變因法 每次僅改變一種因素,其餘維持不變的實驗方法 一變因:影響實驗的因素 一變量:將變因量化 -操縱變因:每次改變者僅有一個 -控制變因:維持不變者可有多個 - 應變變因:結果僅有一個 *圖表 應變 T) 25130135140 前後欄相減→每10min +5℃ 卻 8 操縱 九(分) 010120130 *須注意物質特性 ex,200min 12c100℃(水沸騰) x J 8=11x8 y=k y=kx =2x4 yxx JL = / 成正比 →七(分)操. = 4x2 38×1L 大小 成反比
ページ2:
進入實驗室+控制變因法 理化 理化LO. 物理:物体本質特性 一化學:物與他物的交互作用or變化 實驗室安全守則! .開窗保持空氣流通 ·實驗衣、手套、護目鏡 接觸化學藥品→大量清水冲洗 一聞氣味→搧聞(揮手掌) -稀釋強酸→強酸緩慢加入水中 水先酸後 【放出熱量】 器材功能與注意事項, 反應器材→燒杯:溶解、配置溶液 →錐形瓶:混合溶液.8 試管:少量試劑反應/試管夾→夾取試管上端言處 可加熱→傾斜,混合→用橡皮塞塞住 → 酒精燈→酒精維持一步的量 → 燈芯調火焰大小 先熄滅再調 →不互奌燃/傾倒→溼抹布熄滅 →熄滅→燈罩 陶瓷纖維網、三角架:乘載/均勻受熱 清洗用具 試管刷:洗量筒、試管 →洗滌瓶:沖洗器材及金屬表面 計量及測量→天平:質量 → 量筒:液体体積不能加熱or反應(水。液面中央最低 → 溫度計:不可拿來攪拌 1汞:液面中央最高 (度)
ページ3:
斜率) ·一條線之傾斜程度(垂直y越大越陡/越小越緩) 一用m表之 mx@y(垂直變化量) y delta y越大 斜率越大 mxx (水平距離) 越大 斜率越小. AM md △X 水平距離. et, △V = D(密度 科學記號: 1x (斜率、垂直高度 過大or甚小的數,為了閱讀or書寫方便 axion l≤acle/nez(整數) n "x10"= 10m 10m Flomen =10 m-n
ページ4:
基本测量 測量 s ex. 单位 以一已知物與一待測物做比較,所得倍數為測量結果 (測量值 -數值→準確值+估計值(一位!) 理化B3LI 倍數 最小刻度(倒數2位)最小刻度下一位(最後一位) 2.必有誤差→估計/恰好在刻度上→補零 单位 公認合理好用 1000 國際單位制(紅單位制、公制、米制)、質量 空間 MKS -計數(个)vs測量 時間@c.g.s 大誤差 人估計 有誤差 *先找最小刻度再把科學記號乘開 要估計 22ex,估計值有2位 -減少誤差→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刪誤差過大、不正確者 合理測量結果總合四捨五入至估計值 測量次數 使用儀器刻度越小 長度的測量 -10進位:里引大尺寸分厘 公里(千米) 公尺(米) 公寸(分米) 公分(厘米)公厘(毫米) 微米奈米 km m dm m mm Tum nm 103m 10m 10-2m 10-3m 100m 10m (红单位制 * 大尺度 天文單位(AV)3.15x10"m ** (ly7=9,46*1015 小尺度一块(8)÷10-10m=0.1mmm
ページ5:
定義:物質的稠密程度(MV比值) hit: D=M M=VD M = V 一常見單位: 8/6m3.K8/3 1kg/m³ = 1039/cm³ 一性質→定溫定壓下,純物質的D為定值 →v↑os/V2D↑(質量不变!) 常見: 水18/4m² 冰0.9g/m² 汞13.68m² ·沉浮物>D液沉 →D物<D液浮 →物=D液任何位置 水密度測量實驗 M M [控制变因法 40 操:V加水→V个 扣重筒M 40 外插法 內插法 30 20 20 應:M M↑ 空量筒截距 10 △ 斜率相同→D相同 質量 10 20 30 40 50 ✓ +V 10 20 30 40 50 非正比(x过原奌) 正比 水筒M 20 30 40 50 60 2.前後欄相減→消去筒H 水 10 20 30 40 50... 量筒M:20%=30% 10 X=10 純物質關係圖 同物質 Mr D V MV成正比 同物質密度不受MV影響→固定口
ページ6:
[不同物質 同M -> VOLVO <V@ 同V→MM@@ 7M D.V成反比 0:077⑦ D. M 成正比 (双曲線上) 越接近M軸,D越大 錯題 *數值表示測量結果之特殊屬性→物理量 *時間測量→最精準:銫原子鐘 ㄣˊ →測量工具需有規律性及週而復始の特性 求平均→刪不正確者ex,估計值達多位 *求量筒M(x)=30-4 x+7M/20/40/50/60 V 20/20/40/50 40-X = 20 40 (相同) *1,274×10cm,最小刻度? 0,01x104cm=100cm=1m 先找最小刻度再把科學記號乘開 *A0D28/m3, BのD38/m3,A+BOM=8g、V=3cm²,則A、B量M.V A * B by sex+y=8 y=z x + y = 7 x = 1 a. 設未知裁解聯立2x+2y=6 *砝生鏽:測人實 AM:2g/v:1cm3 B⇒M:6g/V:2cm3 *測量大調校準螺絲 ex₁ = μ nog 2. 生鏽茴+15 ①二面面 20g
ページ7:
天平使用步驟 一歸零 校準螺絲→左重右移右重左移 (減少誤差)→指針靜止在正中央。刻度or左右擺动幅度相同 →上四:在重指左等臂:左重指定 → 稱量紙:先放再歸零 一物左右→置秤盤正中央/砝碼:由重而輕 →用砝碼夾夾取→防生鏽(質量↑) △.上四:可互換等臂,X+騎碼 ·上皿→M左=M在 等臂→ME=M在+騎碼讀數 0.秤盤生鏽: a(左)+b(右) 不等臂:ab 電子→水平氣泡儀→氣泡移至中央(偏哪哪高) *騎碼⇒1格0.1g(1) 加在右边(左扣) 17 19 1000 ↓ 按歸零鍵 1000 000 公噸 公斤(千克) 公克(克)毫克(公絲) t kg g mg *標準1kg → 國際公斤原器→鉑銥合金(90%鉑+10%銥/不易生鏽变 72019 物理常數 形形
ページ8:
(面積的測量(a) - 規則:公式 *(4兀r 体積的測量 不規則:切割/質量比較(取同材質)/相似形(對應辺成比例) 1000 1000 立方公尺(m3) 立方公寸(cm)立方公分(cm)) 体 基 • 公東、千升、度(me)公升(C) 毫升、公撮(mt.cc) -定義:物體佔有空間 - 規則:公式 *球 測實 泪水實 不規則,液体: 量筒→視線和液面中央處平行測實 →固体(不溶於水)→沉体,排水法→vov 測,實 →浮体:重錘法园→ V3-V2 質量的測量 *水銀:中央最高處(內距力大)→測實 重物 質量vs 重量 旦 質量(M) 重量(W) * 定義 物体内含物質量的多寡 物体所受重力大小 平地高山 大小 固定值 單位 kg.g 測量天平(槓桿) 非定值 * 兩極 赤道 kgw.gw 地球:6月球 彈簧秤(虎克定律) 地心≥0 関係同一地>者成正比(w=mg/m→重力加速度) 定義:物体中物質含量多寡→永遠固定!!! 測量:天平[上皿/懸吊式等臂/三樑/電子]
其他搜尋結果
推薦筆記
瀏覽紀錄
與本筆記相關的問題
News
留言
該筆記無法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