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Science
มัธยมต้น
เคลียร์แล้ว

問問這兩題(7下歷史)
p1是不是因為李小虎經過日本文化,所以風俗習慣不同嗎?
p250年代不是反共文學嗎?

C (B)中華民國在國共內戰失利,播遷臺灣 美國將中華民國納入反共防禦體系中 (D)因中共入聯迫使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 \ 30.李大雄於西元1860年渡海來臺,其第四代為李小虎,西 元1950年,泉州人李四隨軍隊來臺。在一次聚會中,李 四與李小虎發現他們的曾祖父是兄弟;然而李小虎是 般人認為的閩南族群,而李四則被認為是大陸來臺人 士。他們被歸類為不同族群的主因應該為何? (A)語言不同 (B)血緣不同 (C)來臺時間不同 (D)風俗習慣不同 二、題組:10%(每題2分)
二、題組:10%(每題2分) (-)黃春明的小說《蘋果的滋味》描述工人阿發帶領家人到臺北找 工作,不料卻被美國駐臺軍官開車撞傷;軍官帶著補償金與被 視為珍品的蘋果來醫院探望阿發,反而讓其他來探望的人羡慕 不已。全篇故事敘述過去臺灣民眾在艱困的環境中,對生活和 工作的無奈,傳達出當時民眾對外來文明傳入的辛酸與無知, 也可看出生命的韌性。請回答下列問題: 18 一作為描 33.上文所描述的故事最有可能出現在何時的臺灣社會? (A)民國30年代 (B)民國50年代 (C)民國70年代 (D)民國90年代

คำตอบ

✨ คำตอบที่ดีที่สุด ✨

p1 的關鍵在於「1950年隨軍隊來臺」,因為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後台灣人就分成了本省人跟外省人,李小虎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在台灣了 所以是本省人,而李四是撤退期間來台的 所以是外省人。基本上漢人的風俗習慣不會差太多,就算經過日本統治跟日本人還是有差異

p2 文學類型的判別方法不是「年代」而是「風格」。文中提到作者是黃春明,還提到台灣民眾艱困,加上文內提到美國駐軍,所以是美援期間(民國40~54)的鄉土文學(民國50、60年代)

แสดง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คำตอบ

p1 李四是跟著國民黨軍隊來的所以被視為外省人
李小龍和李四都是閩南人(原本文化應該不至於完全消失
p2美援是民國4、50年代
反共文學是民國政府來台初期,也不是民國70年代

แสดง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ข้อสงสัยของคุณเคลียร์แล้วหรือยั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