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高校生
解決済み

請問A為什麼不能選呢?
(答案是D

19. 資料一:過去的國王只憑藉傳統掌握政權,從未採用宗教儀式確認政權的合法性。新的統 治者為了他的王朝,而訴諸精神法則的祝聖儀式。呈現在他眼前的單一前例,即 《舊約聖經》以色列諸王的神聖膏油禮。……………從那時起,就《聖經》的意義而言, 國王就是「基督」。他的權力,已超越事實的權威;國王執行的權力,是一種世 俗的聖職,而他的家族被公開宣告為神聖的世系。 資料二:經由祝聖典禮的協助,某位君主因此成為聖職的國王。……教宗哈德良一世在寫 給此位君主的書信中,以「新君士坦丁」稱呼他:「教宗真福者希微斯特爾的時 代,由於最偉大虔誠的君士坦丁皇帝之慷慨獻贈,羅馬教會的神聖地位被提升並 廣受讚揚。他(指君士坦丁)屈尊應允,將西方的權力交付羅馬教宗。……而在 此時,又出現新的君士坦丁,……經由他,上帝應許祂的神聖教會,一切的力量 與榮耀。」 關於上述兩段資料的分析,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資料一背景為羅馬帝國時期,基督教被立為羅馬國教 (B)資料二背景為中古時期,此君主應為東羅馬帝國皇帝 (C)兩段資料皆反映基督教草創之時,需與政權合作以獲得認同 (D)兩段資料皆顯示基督教已具足夠力量,能提升政權之合法性
19. (D) 難易度:中 課綱:歷La-V-2中古基督教世界 目標:H1辨識不同時期的變遷與延續 內容:中古時期的政教合作 解析:基督教創立之後,初期遭受羅馬帝國打壓,至4世紀 合法化並立為國教。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基督教會 成為西歐重要社會力量。法蘭克人政權自丕平開始建 立與基督教會的合作關係,使法蘭克國王因獲得教宗 支持,被賦予「基督」的特質,擁有神聖性。資料一 中提及新的統治者在經歷祝聖儀式之後,成為另一種
意義的「基督」,變成一種世俗的聖職,此種王權轉 變始於矮子丕平與教宗的合作,至查理曼被教宗加冕 而確立。資料二被羅馬教宗稱為「新的君士坦丁」且 受教宗行「膏油儀式」的君王應為查理曼,開啟中古 西歐政教合作關係。故答案應為(D)。(A)時間不符,當 時亦尚無教宗。(B)東羅馬帝國皇帝政權不需經由教宗 確立。(C)教宗制度已形成且具備較大之社會影響力, 並非基督教草創之時。

回答

✨ ベストアンサー ✨

因為羅馬帝國後期雖然確立基督教為國教,但皇帝的權威合法性一直都跟基督教沒關係喔(羅馬帝國時期認為皇帝是神)

另外,資料一用「國王」一詞,加上「膏油禮」這個東西是中世紀開始教宗幫國王加冕的儀式,可以確定是中世紀而不是羅馬帝國時期。

hahaha

突破盲點了謝謝~

この回答にコメントする
疑問は解決しました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