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motionBanner

回答

我去查了一下分科測驗原本的題目,題組的兩題應該要一起看,也就是這題在考1644明清易代、1646年鄭芝龍降清前後,荷蘭在東亞的貿易各自有怎麼樣的發展和阻礙。

在1646年之前,荷蘭在台灣的內部統治還未穩固,一方面要鎮壓、安撫、控制原住民,另一方面正在招募漢人來台開墾,所以此時期的轉口貿易較為興盛,物資出口(糖、鹿皮)反倒還好。

在17世紀初,因為明朝之前實施的海禁政策,導致海商勢力發展,因此鄭芝龍在東亞海上的勢力非常強盛。而荷蘭在此時的貿易發展是否良好,基本上取決於與鄭芝龍的關係是否良好,荷蘭為了擺脫這種被壓制的情況,有與鄭芝龍發生過衝突(1633料羅灣海戰),但被鄭芝龍爆打,最終失敗。

1646之後,鄭芝龍被清廷勢力控制住,海商勢力傳到了鄭成功手上,但鄭成功與荷蘭關係很差,荷蘭失去鄭氏勢力支持,此時的貿易和財政狀況其實是衰退的,需要透過對漢人加稅的方式來維持財政,間接導致了1652郭懷一事件。

不過,因為之前招募了許多漢人來台,透過土地開墾和贌社制度,糖和鹿皮的出口成長顯著,才會讓貿易收入得以持續成長。

總而言之,1946年前,荷蘭以轉口貿易為主,且與鄭芝龍是時戰時和的關係,貿易的發展受制於其勢力;1946年後,荷蘭的物資出口有所成長,但與鄭成功關係不良,因此仍有一定的競爭關係。

この回答にコメントする
疑問は解決しました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