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高校生

想問第二題的BD選項錯在哪裡
我依照詳解訂正了 但還是看不懂

1. 下圖為某地區的坡度大小及地質種類,下列哪一個套疊區域最容易出現土石流災害? 選擇題 B D (A) 2 緩 2 3 4 5 沙質 黏土 中 陡 10 岩石 8 9 坡度分布 (B)3 套疊區域 地質分布 (C) 7 (D) 9 總路線圖 B B 2. 某記者為了報導「媽祖遶境空氣不清淨,PM2.5 路紫爆」主題,利用地理資訊系統進行繪圖(如右 圖)。空氣品質資料的取得係由環保署人員全程跟 隨遶境隊伍前進,全長約330公里的行程,監測 小組每天輪值兩班上陣,配掛微型感測器隨侍在 「測」。下列關於該新聞主題的敘述何者正確? 紫爆路線圖 PMzs 濃度第一高 臺中 PM2.5濃度第二高 PM2.5濃度第三高 (A)該新聞主題符合區域複合體分析法 ↓↓ 生打(人地互動) (1)該圖紫爆路線為利用環域分析的結果晶圓分料 (C)地圖中的路線為向量模式的空間資料 (1)記者取得的空氣品質資料為第一手資料 雲林 彰化 嘉義 3.2019年5月,臺中后里一間廢輪胎堆置處理廠發生大火,產生大量空汙、臭氣不散,嚴重 影響中部地區的空氣品質。「空氣汙染事件緊急應變小組」將下圖範圍內的學校皆納入 A 急應變範圍,臺中市政府宣布災場附近學校雖不停課,但停止學校戶外活動。請問此圖 用了何種地理資訊系統(GIS)的分析方法? 出版 空氣品質指標平台 污染源管理平台 (0)成果報告索引 管理供组 招螺 分析模組
PromotionBanner

回答

(B)因為紫爆路線需要有路線+空污資料,兩筆資料互相比對、疊合,才會知道哪裡同時是“路線”也是“紫爆”所以是疊圖分析
(D)因為空污資料是由環保人員取得的,他再拿來用,所以是二手資料,除非題目說他自己跟著繞進隊伍去測量,那才是一手資料

この回答にコメントする
疑問は解決しました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