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6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15、16題。不
甲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虛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婢初媵時,
年十歲,垂雙鬟,曳深綠布裳。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薺熟,婢削之盈甌,予入自外,取
食之,婢持去不與。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飯,即飯,目眶冉冉動。孺人又指予
以為笑。回思是時,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歸有光〈寒花葬志〉)
「嘉靖丁酉:嘉靖十六年。 魏孺人:歸有光的妻子,即是乙文中的「吾妻」。
媵:音ㄧㄥ,陪嫁的婢女。 熱:音ㄖㄜˋ,點火、燒。
乙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几學書。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
家有閤子,且何謂閤子也?」其後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後二年,余久臥病無聊,
乃使人修葺南閤子,其制稍異於前。然自後余多在外,不常居。 金来隆拿取T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歸有光〈項脊軒志〉)
(1) 就文學表現而言,敘述最適當的是:
(A)甲、乙二文從婢死妻亡開始,作者以倒敘法追憶過去年華
(B)甲文描繪出溫馨的生活場景,隱約襯托出對於亡妻的追憶奧花、
D (C)乙文敘述作者改善其環境,刻意表現出鼓盆而歌的豁達心境
(D)甲、乙二文結尾雖沒一語言及思念,但睹物傷懷,寄託誠摯深情
余多在外」二事,可看出作者常不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