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問題的種類

社會 國中

想問1、2題

(A)死刑 (B)無期徒刑 B (C)沒收 (D)拘役。 22 可能被依何種罪名起訴? (A)侵占罪(B)妨害電腦使用罪 職信件,並將電腦內公司會議紀錄、產業資料、簡報資料檔案全數清空,隨後 一名鄭姓男子前擔任某國際藥業公司前董事長特助,2017 也沒有出現。公司認為鄭男的作為,造成公司損失,因此向鄭男提告。鄭姓男 年突然向公司寄出版 重 15-1 行政 (C)竊盜罪(D)詐欺罪。 二、長文閱讀題組(每題4分,共12分) 1 行政 意義 範圍 每次發生酒駕致人於死的案件時,社會大眾多希望能嚴懲酒駕行為,因此有立委提案 修法,將酒駕致人於死從重量刑,納入死刑或無期徒刑。但是法學界對於酒駕致死修法, 有兩項疑慮: 1. 修法目的為有效達到防治酒駕,從每年的統計數據來看,酒駕致死案件已逐年下降, 是否還有必要提高刑罰? 2 對酒駕的人來說,重罰是否有效?酒精成癮者只要一沾到酒精,思緒就無法控制,嚴 刑峻罰也拋諸腦後。如果把這類酒駕於「事後」直接視為故意殺人,而不「事前」積 極介入、妥善協助治療,刑罰將失去「預防犯罪」的現代功能。 非酒精成癮者則應採取事先預防,例如:酒精鎖的管制方式,可以在駕駛行為發動 前,讓飲酒之人無法上路。若能因此有效防止酒駕,是否比加重事後處罰更能達到治本效 果?在修法的量刑上,法學界也提出討論。例如:修法後可能會違反罪責相當原則,即 行為人犯的罪與應受的刑責應相當,但有些酒駕造成的傷害並非全是故意,若一律拉高刑 罰,就會造成《刑法》適用上的問題。除了酒駕之外,也有很多交通事故會造成用路人死 亡,例如:闖紅燈、逆向等,因此如果僅在酒駕致死上提高刑罰,似乎有些評價過重了。 民眾希望對酒駕行為從重量刑,關於文中建議納入刑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剝奪酒駕者財產(B)均屬生 (C)須附加沒收車輛 (D)法學學者贊成。 2. 將酒精成癮者的酒駕行為於「事後」直接視為故意殺人並處以刑罰,屬於實現刑 罰的何種目的? (A)處罰 (B)預防 (C)教育(D)矯正 一) 3. 依據上文判斷,下列有關酒駕行為及其處罰的敘述,何者正確? (A)造成用路人死亡的違法行為只有酒駕,故需重罰 (B)對於酒駕行為的處罰不需考慮罪責相當原則 (C)酒駕致人於死屬於犯罪行為 '(D)修法提高處罰一定能有效防治酒駕發生。

已解決 回答數: 1
社會 國中

請問第一題的甲還有第4題的D為什麼錯🙏

買专類選A 1. 附圖為電視上的公益廣告,根據圖中內容判 斷,圖中的甲機關及乙處分各為下列何者? (A)法院、罰金 改編103-11 (B)法院、罰鍰 (C)警察局、拘役 (D)縣市政府、親職教育 2 剛滿 15 歲的祐丞在咖啡廳打工,某日,老闆要求他當天須上夜班,須在晚上8 點工作到 12點,導致他心情不好,與同事發生衝突,祐丞因持刀刺傷同事,而被移送少年法庭審 理。根據上述內容判斷,下列敘述何者最為適當? 改編110-11 (A)祐丞可能受到保護管束處分 (B)以祐丞的年齡,不能在咖啡廳打工 祐丞須自行負擔同事醫療費用賠償 (祐丞當天的工作時間,符合勞動基準法規定 D 3. 衛福部發布青少年飲酒行為調查結果,「從商店或攤位買的」與「爸媽、兄弟姊妹或其他 家人」是青少年拿到酒的主要途徑,許多商家明知故犯,政府應落實取締違法商家,並積 極加強家庭教育宣導。下列何者是我國目前相關的法律規範? 改編111-51 (A)菸害防制法規定,商店不得將菸酒出售給未成年人 (B)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明定,商家違法須負起刑事責任 「兒子,今天晚上我帶你 去夜店見識見識。 「媽媽,我抽菸,難道 妳不生氣嗎? 17歲 蓉蓉 12歲 永平 家長若有上面類型的情況,可能被甲機關處以乙處分 (C)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明定,青少年飲酒將實施保護安置 (D)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明定,任何人均不得販賣、交付酒品給青少年 4 在一個廣播訪談節目中,一位專家提到少年事件處理法的 修法內容,附圖是相關談話,圖中修法內容具備下列哪一 種意涵? 改編110-11 (A)落實保障兒童人權避免標籤化 (B)減輕父母親對子女教養的責任 (e)使社福機關介入受虐兒童處理 (D)維持司法對兒童犯罪公平審判 針對少年事件處理法修正,針 對12歲以下兒童觸犯刑法全面 除罪化,警察機關如獲報兒童 出現偏差行為,必須先通知校 方及家長處理,校方 認為情節過重,可以 轉報社政單位協助。

已解決 回答數: 1
國文 高中

這是112年的國文學測考題! 1. 想請問第24題的C為何沒有述及醫療知識呢?能解瘴癘之氣不算嗎? 2. 請問第28題的C從何判斷訴說他人秘密能「滿足好奇心窺探」呢?

23~25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23~25題。 甲 嶺南人認為檳榔可以解瘴癘之氣,蘇東坡入境隨俗,大嚼大噉,至汗出且面紅如醉,還 特地寫詩歌詠檳榔:「能消瘴癘暖如薰」。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中說自己初至嶺南,對 檳榔敬謝不敏,過了一段時間,才敢稍微嘗試;住了一年多後,卻「不可一日無此君矣」。 南宋周去非《嶺外代答》則寫道:「有嘲廣人曰:『路上行人口似羊。』言以蔞葉雜咀,終 日噍飼也,曲盡噉檳榔之狀矣。每逢人,則黑齒朱唇;數人聚會,則朱殷遍地,實可厭 惡。」言詞中極盡輕蔑。 (改寫自黃楷元〈陪蘇東坡一起吃檳榔〉) 檳榔原產於馬來西亞,名稱源自馬來語 pinang。臺灣的檳榔品質佳,從前除了日常嚼 食,也用來待客。 李時珍《本草綱目》說:「嶺南人以檳榔代茶禦瘴,其功有四:一曰醒能使之醉,蓋食 之久,則醺然頰赤,若飲酒然,蘇東坡所謂『經潮登頰醉檳榔』也/二曰醉能使之醒,蓋酒 後嚼之,則寬氣下痰,餘醒頓解,朱晦庵所謂『檳榔收得為祛痰』也,三曰飢能使之飽。四 曰飽能使之飢。蓋空腹食之,則充然氣盛如飽;飽後食之,則飲食快然易消。又且賦性疏通 而不泄氣,稟味嚴正而更有餘甘。5(C) 檳榔果實含多酚類化合物、檳榔素、檳榔鹼,會影響大腦、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作 用,提高警覺度,刺激腎上腺素分泌。世界衛生組織證實:檳榔素、檳榔鹼具潛在致癌性, 檳榔所添加的石灰則會破壞口腔黏膜的表皮細胞,導致細胞增生變異。 嚼食經驗令我覺得檳榔很容易成癮,戒除甚難,但不知它的成癮機轉。它迷惑人,卻極 具危險,像不正常的親密關係,像禁忌的遊戲,嚼多了會有墮落感、罪惡感。可它又那麼清 CC) 香,那麼容易上癮。 (改寫自焦桐〈禁忌的親密關係〉) B ) 23 綜合甲、乙二文,關於檳榔的功效或危害,說明最適當的是: :(A)賦性疏通而不泄氣,有益調節呼吸系統,嶺南用以對抗瘴氣 (B)李時珍認同朱晦庵檳榔可祛痰的看法,咀嚼檳榔有助於醒酒 V (C)所含多酚類化合物具雙向調節的作用,既可充飢又可助消化 (傳 (D)世界衛生組織證實檳榔鹼會刺激腎上腺素分泌,致食用成癮 (24) 關於甲、乙二文的寫作方式,說明最適當的是: 未表達自己的看法 (A)甲文就歷史發展評論,認為嚼檳榔有礙觀瞻而不鼓勵食用 (B)乙文兼論檳榔功效與危害,呼籲人們抗拒檳榔的危險誘惑 (C)二文皆引述相關的文學創作與醫療知識,呈現檳榔多面性 甲乙甲文未及醫療知識 (D)二文皆提及食用者親身經驗,點出嚼食檳榔後的成癮現象 蘇軾 有經驗 -

已解決 回答數: 1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