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問題的種類

化學 高中

求詳解 謝謝謝謝

年級:一組別:110-118科目名稱:化學 17~18為超級題 下面的兩個相圖中有一個為水,另一個則為二氧化碳,請先判斷後,再回答下列問題; (02 力 力 (atm) (atm) 臨界點 73. 固類 液態 5.2 E A • B 溫度(℃) -18-57 31溫度(℃) 7、下列關於二氧化碳的敘述,何者正確? (A)乾冰熔化時,體積會有膨脹的現象 (B)增加壓力會使液態二氧化碳沸點上升、熔點下降 (C)E點為二氧化碳的三相點,在此點可觀察到固、液、氯三態共存 (D)F點為二氧化碳的臨界點,當溫度、壓力大於此點時可成為超臨界流體 (E)常溫(25°C)、常壓(1am)下,對二氧化碳氣體加壓至70 atm可得到乾冰 18. 下列關於水相圖的敘述,何者正確? (A)當溫度大於-S7℃、壓力大於52am詩,即可成為H.C(a) 低氣壓 (B)若壓力愈大,液態水存在的溫度範圍愈大 (C)由图可知在高山上烹煮食物能較快煮熟 (D)若壓力升高,水的凝固點、沸點上升 19-20為題組題 (E)由A點至B點體積會膨脹,是因粒子數變多 層析是分離混合物的一種簡便方法。其中以薄層層析(TLC)矽膠片作為固定相者,稱為薄層層析法。常見操作 步驟如下圖:首先用鉛筆在 TLC片上,距上、下綠適當距離處(約0.5公分)各劃一條細線,然後用毛細管 點好樣品後,再放入裝有適當展開液之展開槽中進行分部。實驗結束後,科學家們常會使用比移植(Re值, retention factor value)進行結果分析,它的計算方式是利用各呈色點的中心位置移動距離為分子,展開劑移動 距離為分母所得到的一個比值,R值為該化合物於此展開劑的特性,可藉此與他人比較、判斷物質的種類。 展開 7.2 8.4 甲 Solvent front 19. 下列有關於此實驗操作流程的敘述,何者正確? (A) 滴到TLC片起始線上的液滴大小不會影響實驗結果 B (B)若使用易揮發溶劑進行層析,需準備一密閉式容器,以免溶劑揮發影響實驗結果 (C)將物質甲移至所設定的終點線後即可將TLC片取出並記錄時間 (D)點樣前劃線的筆改為水性原子筆,可使跑片後的結果更加清晰 (E)點樣時,應使用毛細管點在起始線下方,不可高於起始線 20.根據上述文章與實驗結果判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此混合物是由甲、乙兩種純物質所構成 (B)物質乙的R值約為0.17·代表其與展開劑溶解度較差 (C)物質甲的R:值約為0.42,此值不會因展開劑移動距離而改變 | Baseline (D)TLC片是籍由毛細現象將燒杯內的展開劑吸附至濾紙上方 (EY 層析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物質之端點不同而分離 二、多選題(每題4分,共40分,錯1個選項得2.4分,錯2個選項得0.8分,錯3個選項以上及未作答者得0分) 21. 下列哪些物質在常温、常壓下加熱時會發生昇您的現象? 2018 (A) 汞(B)(C)乾冰(D)茶丸(E)碳酸鈣 CD.B Kr 18 8114

已解決 回答數: 1
物理 高中

請問77題怎麼算

(A) 0.8 m (B) 1.25 m (C) 1.8 m (D) 3.2 m 政府為達成 2025 年非核家園的目標,升級擴充燃煤發電廠亦是方法之一,此乃因燃煤 安全存量可達30天,故在能源轉型過程中,燃煤發電仍需扮演一定的角色。台灣電力公司 表示,由於燃煤機組技術持續進步,最先進的「超超臨界」機組,搭配先進環保設備,排 放幾乎接近燃氣機組排放標準,可兼顧供電與環保。以林口發電廠為例,其發電機組由原 先傳統機組改爲「超超臨界」機組後,由於熱效率提高,每發一度電的用煤量從更新前的 0.434 kg 降爲 0.366 kg,減幅達 15.7%,污染排放量也隨之減少,粒狀汙染物排放量降至 10 mg/m以下,與燃氣機組排放標準相當。 什麼是「超超臨界」呢?物質有固、液、氣三態,以水爲例,在 1 大氣壓下將水冷卻 到0℃以下,水由液態轉變爲固態;若將水加熱到100℃以上,水會由液態轉變爲氣態。但 若在壓力 22.1 MPa 以上對水加熱,當溫度超過 374℃,水的物理性質明顯與其他三態不 同,會介於氣態與液態之間,此時稱之爲「超臨界」狀態。若再持續加壓加熱,使其壓力 達 28 MPa 以上、溫度 580℃ 以上時就稱爲「超超臨界」狀態。當物質處於超臨界或超超 臨界狀態時,其流動性接近於氣體,密度則是接近於液體;因密度高,可輸送比氣體更多 的質量,因流動性佳,輸送時所需的功率則較液體爲低,亦即傳遞阻力遠較液體爲小,因 此火力發電若透過「超超臨界」狀態的水來推動發電機,可提升發電效率。 76. 依據上述短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c (A)水要到達「超臨界」狀態,壓力必須在 22.1 MPa 以上,其中單位 MPa 之 M 代表 10° (B) 燃煤發電廠發電機組改爲「超超臨界」後,可達成汙染物零排放之目標 (C) 定量的水由氣態進入「超臨界」狀態時,其體積變小 E (D) 超超臨界燃煤發電廠屬於再生能源電廠 (E) 以超超臨界燃煤發電廠取代核能發電廠可改善空氣汙染狀況 77. 圖(1)爲臺灣 106 年度不同燃料於火力發電中的發電量比率,已知 當年度火力發電的總發電爲 1500 億度,且該年度燃煤發電均是使 用傳統發電機組,若將發電機組由原先傳統機組全部改為「超超 臨界」機組後,則約可減少多少公斤的煤使用量? (A) 2.5 X 10² (B) 3.0 X 104 (D)7.7×10° (C) 6.9×10° (E) 4.7×10° 78 106年臺灣火力發電比率圖 輕油 0% 重油 7% 煤 46% 天 歌 47% 圖(1)

已解決 回答數: 1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