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問題的種類

物理 高中

第二小題的厚度為何是體積除面積

範例4買量 航海時如果遇到大風大浪,據說水手們會將油水倒在海面上以安 撫海妖,這個傳說如同我們在課堂上說提到的富蘭克林實驗。富蘭克 林曾經將油倒在湖面上,接著油便迅速地在湖面上擴張開來,直到覆 蓋約半畝的湖面,此時湖面上猶如一層相當薄的油膜覆蓋。倘若油膜 相當地薄,大約只有一個分子厚。若將油分子的外觀想像成一個正立 方體,依照文章所述,回答下列問題:ad d 1. 關於油膜擴張的問題,下列哪些敘述正確?(應選2項) (A)理論上油會一直擴張,所以倒下的油可以覆蓋住任意面積的湖面全部 (B)當油所覆蓋的湖面面積 愈大,油膜的厚度愈厚 (C)油在擴張的過程中,油分子與湖面上的水分子之間有著電磁作用 (D)油 在不斷擴張的過程中,油分子最終會分解為原子 (E)觀察油膜擴張的過程中,可以看到光藉由油膜 產生的干涉現象 大量買 2. 「半畝方塘一鑑開」,半畝大約為300m²,若富蘭克林倒下體積約為0.6 cm'的油,依照上文,0.6 cm²的油大約有多少個油分子? 13000000cm² (A) 1020 (B) 1018 (C) 1016 (D) 1014 (E) 1012 7m² 25 0 0343 3. 若油的平均分子量約為192,且油的密度約為0.6g/cm²,按此數據估算一莫耳的油約有多少個分子” 答:1.(C)(E);2.(A);3.4×1022 得分攻略 (C) 1. :1. (A)(B)皆錯誤,當油擴張的時候,由於體積不變,但面積變大,所以厚度變小,可是厚度有分子本身 小的限制,厚度不可能小於原子的大小;(C)正確,分子與分子間因為外圍電子影響而存在電磁 用;(D)錯誤,分子間存在電磁作用力,不可能輕易分解成原子;(E)正確,此為薄膜干涉現象。故通 (E)。 2. (1)文章說明將油分子視為正立方體,且油膜厚度僅為一個分子厚,假設厚度為d。 ( C 原三 原,衰 A (A (C 體積 0.6 cm² (2)d= 面積 300×104 cm² ☆=2×10-7cm。 0.6 cm² 0.6 (3)分子個數= (2×107 cm) 3 3. (1)1莫耳的油約192克,其體積=質量/密度=192/0.6=320cm²。 X10"=7.5×10個。故選(A)。 (2)分子個數= 320 cm² 3 320 (2×10-7cm 3 X10"=4×102個。 8

已解決 回答數: 1
自然 國中

我不懂的點是 為什麼要換成焦距較短的凸透鏡?(焦距較短是因為近視眼的焦點在視網膜前方嗎?)(為何是凸透鏡?運用了什麼觀念?) 凹透鏡不行的原因為何? 我光學尤其是近視遠視超爛的 有什麼記憶方法嗎?(怎麼背之類的,常常翻了講義,看過之後還是記不起來🥲 感恩感恩✨🙏

(D)移除紙屏,由丁區、戊區或己區以眼睛透過透鏡觀察蠟燭所成的像 智新設計實驗來模擬近視眼及其矯正後的情形,其步驟如下圖所示:(此實驗 通過率 設計有一個錯誤)關於修正此錯誤的方式,下列何者最適當? 33% 凸回 步驟1. 模擬正常視力眼睛的成像情形:以 甲 丙 凸透鏡甲表示水晶體,屏幕表示視 網膜,調整適當位置使其在屏幕上 成像清晰。 步驟2. 模擬近視眼的成像情形:在凸透鏡 甲的位置改放凹透鏡,表示近視 眼睛的水晶體,凹透鏡乙與凸透鏡 甲的焦距相同,屏幕上成像模糊。 步驟3.模擬矯正近視眼:挑選適當的凹透鏡 丙,表示矯正用的近視眼鏡,放置在 凹透鏡乙與蠟燭之間的固定位置,使 其在屏幕上成像清晰。 (A)將實驗中的凹透鏡乙改為焦距較短的凸透鏡 (B)將實驗中的凹透鏡乙改為焦距較甲長的凸透鏡 【105.@】 (C)將實驗中的凹透鏡丙改為適當焦距的凸透鏡 (D)將步驟3中的凹透鏡丙改放置在凹透鏡乙與屏幕之間 亞視:光線聚焦的焦點會落在視網膜前方,投影在視網膜 時含主模糊的輪廓。 完勝_會考-C達B+A 理化 29

已解決 回答數: 1
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