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問題的種類

社會 國中

請問這些題目要怎麼訂正的呢 求解析

需求層次理論 三個人需求層次理論 2.1855年,美商威廉士洋行的商船航行至臺灣府 安平外海,並派人上岸詢問是否能在當地貿易。 經過安排,船長和臺灣道裕鐸在打狗會面,裕鐸在會談中告知船長,外國商船如果直接在安平 停泊,並不符合規定,臺灣道將受到朝廷處罰,但裕鐸和打狗地方官員可以私下允許外國商船, 停靠遠離政治核心的打狗進行貿易。 然而,實際上官員後來往往放任外國商船停靠安平,未能嚴格執行禁令。過了數年,新任的臺 灣道孔昭慈於1859年,又要求外國商船「不准像之前一樣在安平附近起卸貨物」。有位英國商 人分析:「這並非臺灣道刻意禁止外商在臺灣府貿易,而是因為府城當地泉州人組成的商人團 體,跑去向福建巡撫告狀,指控外國商船收購物產,造成物價上漲,影響了本地商人的生意。」 【111教育會考】 臺灣道:臺灣建省前,在臺灣的最高文官。 (3)根據上文中裕鐸與洋行的會談結果,當時臺灣對外貿易的情況,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 當時臺灣尚未對外開港,裕鐸嚴禁洋商在臺貿易(B)當時臺灣尚未對外開港,實際上洋商已 來臺貿易 (C)當時臺灣已經對外開港,洋商可在臺灣各港口貿易 (D)當時臺灣已經對外開港, 裕鐸仍阻撓洋商在臺貿易。 (2)根據上文,外國商人分析臺灣道重申外國商船不得在安平附近起卸貨物的原因,最可能 與下列何者有關? (A)安平與鹿耳門泥沙淤積,易造成擱淺 (B)府城商人透過「郊」來維護 自身利益 (C)日本出兵臺灣南部,清帝國提高警戒 (D)許多府城商人組成「郊」與洋行合作。 3. 臺灣的電線桿或配電箱,大多標有由英文字母和數字組成的雙排編號,共9碼或11碼,此编 號為「電力坐標」,如圖所示。坐標中的英文字母和數字乃根據固定的規則編碼,例如第一 個英文字母代表分區坐標區塊,對照圖右即可大略知道位於臺灣何處。電力坐標經過簡單的換 算,可以轉換成臺灣常用的坐標系統。因此,民眾只要向救難單位報出電力坐標,救難人員就 可依此坐標精準確認地點。【106教育會考】 |電力座標 A D E F G H J. L 130 D9538 M N P QR U ICE94 VW W (A))位置的表示法可分為絕對位置和相對位置。上文介紹電線桿上的編號與下列何者的表示 法相同? (A)綠島位在墾丁國家公園的東北方(B)彰化車站距離員林車站15公里(C)東華 大學位在花蓮縣壽豐鄉大學路二段1號(D)臺北市政府大樓位在101大樓北方300公尺處。 ②圖左電線桿上的編號對照圖右判斷,其位在下列何處的可能性最高 ? (A)苗栗縣 (B) 桃園市 (C)嘉義縣 (D)雲林縣。 7

尚未解決 回答數: 1
社會 國中

請問17.18

此圖呈現中國 較無法直接得到 【重點4 中國 中國於2016 率低於死亡率 而提升。【重 單元 8 考隨堂做 B || 2C || 安 B哈 州 F越 事素養A+ 2. D 2. B 9. C 16. C 23. D 2. C F ≡隨堂 全中 (黃 T 126 複習講義|地理(全) 圖表判讀題組 中國一帶一路政策 「一帶一路」是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 2013 年提出的國際合作模式,為中國對外發展的長遠策 略,以促進位於這兩條經濟走廊上不同國家和地區 的緊密聯繫合作。其計畫規模龐大,覆蓋近 70 個國 家,當中涉及 44 億人口,占全球人口 63%。整體經 濟規模達 21 萬億美元,約占全球生產總值的 29%。 沿線國家當中,不少是發展中和新興的經濟體,若能 甲 新亞歐大陸橋 經濟走廊 中國—中亞—西亞 經濟走廊 中巴經濟走廊 孟中印 ·中蒙俄經濟走廊 16. 中國該政策執行的優勢疆域條件可以由下列哪一層面得到說明? (A)相對位置 (B)絕對位置 一千兩百年後再現鐵牛蹤跡 面貌 有任 經濟走廊 提升這些地區的基礎建設和經貿發展,將能為中國、亞洲以至國際帶來經濟與貿易成長新動力。 外,中國將以沿線重點城市和港口為節點,與其他國家共同建設六條經濟走廊,如圖⑤中甲~已 可視為整個「一帶一路」計畫的合作框架。 中國一中商精 經濟走包 ( (C)疆域面積 (D)地勢起伏 B 17 根據圖中資訊判斷,可以發現下列哪一條經濟走廊經過中國最大沙漠省區? (A)甲(B)丙 (C)戊 (D)2 Br )18. 根據圖中資訊判斷,發現下列哪一條經濟走廊在中國境內沿途經歷的降水變化最明顯? (A)甲(B)乙(C)戊 (D)己 跨科整合題組 ♡閱讀素養議題 L 西元1405~1433 年鄭和 祖時期,一次在明宣宗新 南亞及印度洋,最遠到 朝皇帝的賞賜交換名 物,此為朝貢貿易 圖,鄭和下西洋七 發時遇到逆風的狀 (A) 1405 年7月 (C) 1408 年1月 2. 中國幅員廣大 氣候特徵差 度、季風· 中甲、乙元 發現此關 異? (A)地 (B)季 (C)南 D F

已解決 回答數: 2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