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問題的種類

社會 國中

題目在照片

8一位清末來華的英國傳教士說:「凡欲影響這個帝國 的人必定要利用出版物。只有等到我們把中國人的思 想開放起來,我們才能最終對中國的開放感到滿意。 士大夫們充斥在帝國各地而且受到高度的尊敬,如果 ☆ 即輝 我們要影響整個中國,就必須從他們下手。」根據上 凜 述,這位傳教士在中國期間最可能有何種作為? (A)主張扶清滅洋,參加宗教團體 領會 圖一(B)支持革命運動,醞釀推翻滿清 一 泊 西傳施投書報紙雜誌,介紹西方政治等約僱用口感會。 B' 黑美國(D)報名科舉考試,謀得清廷官職 B) 9.培峰將清末民初中國某座 城市的稱號,整理成右 列。以此判斷,這座城市 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北京 (B)上海 (C)西安 (D)洛陽 10.清末知識分子曾論及女子不學的影響:「女子不學則 依靠男子供養。男女人口各半,一半的人不事生產, 於經濟的發展極為不利。女子不事生產則國力貧弱, 男女地位永遠不平等。此外,女學為保種之萌芽。十 月懷胎,如婦女體魄強健,智慧發達,則所生子女筋 力強壯,智慧更為發達。」根據上述判斷,這位知識 分子對女學的立場應為下列何者? 32 A 72 夷夏猱雜(混雜) 新思想文化的傳播櫥窗 大眾文化最盛行的地方 最早開埠的沿海口岸之一 中國接觸西方的主要窗口 (A)提倡女學,認為女學能保國強種 (B)反對女學,主張女子無才便是德 (C)支持女學,提倡受教育的女子才可參政书

已解決 回答數: 1
歷史 高中

第8題不知道為什麼?

當時統治者對於歐 來官方施行嚴格的 內容,請判斷下列 與朝鮮李朝對天主 要是顧慮法國天主 口統治者為日本的 ,西學輸入也完 O 制服後,民間社會 府又頒布『散髮 亦造成相當的影 與啤酒等,也逐 建,則改變了人 間的時空距離 介紹西學與批判 六社』即為重要 新觀念得到廣泛 確立重要的基礎 月何者正確?( =漸背景下推動的 頁是受到「蘭學 期,在食衣住 盛行的背景下 我的曾祖父在 當法國於1884 之路展開未久 的目標。偏命 象徵官方對天主教政策的改變,西學也受到壓制 然而,天主教在□□的宣教事業並未因此落幕。」 請問上述內容的主題應為下列何者? (A)天主教 信仰在越南的傳播 (B)天主教與西學傳入朝鮮的 歷程 (C)日本江戶幕府對天主教的政策 (D)耶 穌會傳教士在日本的宣教 O )「在這段期間,我曾經陸續造訪漢口與上海等大型 S " 『番』菜館、西式髮型、西裝、異國風格的建築 電燈、西式道路、蒸汽火車、輪船、百貨公司,凡 此種種,都是以前在家鄉未曾有過的新體驗。在這 幾個城市,歐風宛若已逐漸滲入人們在食衣住行等 許多生活層面。至於新式報刊的風行,更象徵在思 想、文化上浮現的新氣象。我深感這股源自西方的 洪流,勢必將對未來的中國,掀起更為宏闊的波瀾 。」請根據上述的內容,判斷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清廷為穩固政權,對於西風東漸的趨勢始終抱 持排斥的態度 (B)上述內容描述的情景,在開港 通商後的 1860 年代即已形成 (C)新式報刊的風行 ,對晚清的立憲運動與革命運動亦帶來影響(D) 上述大城市出現的變化與自強運動積極鼓吹建立新 文化有關 。 )有位近代史學者評論某一時期的中國政局:「當時 的中國,雖然已經達成統一,但在實質上,僅屬於 一種形式上的統一。中央政府對於各地區控制的程 度與影響力仍有一定的限度,過去那種地方割據的 特質還未能真正擺脫。以軍事形勢而論,全國大致 分為南京、武漢 廣州 大原與門1集 2. A 衣土布者不 OSOT 930年代前後 況下,在引進 中國、破壞 歷經反對折衝 因近代工商 企業家後, 起抵制洋貨 在傳播過程 的逐步接紡 國殖民時期遺

尚未解決 回答數: 1
歷史 高中

23的d哪裡錯?

{ 高一歷史題答.pdf : 1600000 1400000 搏奮鬥的歷史。請問電視劇的歷史背景應為何時?(A)明朝初年(B)明朝末年(C)清末民初 (D)中共建國。 19.史料記載:「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頭為飲器(酒器),月氏通而怨匈奴,無與 共擊之。漢方欲事滅胡(匈奴),聞此言,欲通使,道必更(經過)匈奴中,乃募能使者,赛 以郎應募。」請問上文的主旨是(A) 漢朝與匈奴聯姻的緣由(人口數) (B)漢朝遣使至西域的背景(C)匈奴與月氏聯合攻漢的影響 (D) 漢朝消滅匈奴的過程。 20. 右圖為中國某一地區人口統計數據,是判斷此區應 是?(A)內蒙古(B) 山東(C) 東北(D) 台灣。 21.「一些根深蒂固的強宗大族留居北方,成為當地統治者拉 攏的對象。一些大族則因遷徙之故,成為政治權力的核心,與 皇權共同治理,形成了皇權政治的特殊形式。」請問文中所述 之現象,最早會出現於何時?(A)明清之際(B)蒙元之際(C)兩 宋之際(D)兩晉之際, 1200000 1000000 800000 600000 400000 200000 0 漢族 朝族 满族族 3 22. 由右表可知,當日本人在美國移民數量增加之時, 某族群 日本人 「哪一族群在美國的數量逐漸減少?(A)印第安人(B)華 1890年 107, 457 2,067 人(C)俄人(D)黑人。 1900年 89, 477 24, 458 23. 某一時期,一艘駛向中國的外國船隻在冬天航行 1910年 71, 144 72, 278 時,遇上暴風,漂流至中國東南沿海某地,船中乘客獲 1920年 61, 241 111, 547 救,送往官府途中,險被民眾毆殺。這位乘客懂漢字, 1930年 74, 154 138, 211 在與中國官員筆談後,得知該地長期以來受到外國海盗 侵擾,村民誤認他是海盗,所以群情激憤。這個區域除了經常有外國海盗騷擾外,且因環境 條件不佳,謀生不易,導致人口常往海外移出。請問題文中的這位乘客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日本派到長安的遣唐使者(B)元代到 泉州的阿拉伯商人(C)明代到中國遊歷的朝鮮士人 (D)清初到北京考試的越南士人。 24.右表是1898年時,某城市的華人行業結 人數(單位:人) 構分析,當時此城市的華人約13,000人,其 洗衣業 8,000 中9,857人有統計資料。請問此城市最有可能 賭徒 700 是(A)基隆(B)紐約(C)檳城 (D) 新加坡。 流氓 25. 以下三則资料是針對某民族的紀錄: 進出口商、雜貨店主僱員 175 容一、从市 三民→左甘 行業 450 1二 口

已解決 回答數: 1
歷史 高中

想問18題

Mill! 本分 35% 12:49 PM { 高一歷史題答.pdf 回 : 13.1908年,美日兩國簽署紳士協約,限制日本移民,條約中規定只有「非勞工」及「先前 的僑民」、「僑民的父母、妻子與子女」、「定居的農業專家等分能夠移民美國;而作 為交換,美國政府會確保日籍移民不受歧視法規侵擾。然而,紳士協約的效果十分有限,日 裔移民仍維持一定的數量,女性移民比例更是大幅上升。請問根據上文敘述,下列推斷何者 正確?(A)「照片新娘」符合「僑民妻子」的條件,利用家屬身分鑽條約漏洞 (B)條約 中規定「非勞工」才能移民,是因為美國的勞動力市場已經飽和 (C)日本政府不希望本國 勞動力流失,因此簽訂條約禁止日本人移民 (D)紳士協約的規定較排華法案嚴苛,因此華 人取代日裔移民的地位。 14. 學者陳寅恪評論某一時期民族融合的情形:「蓋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華文化顏 廢之驅,舊染既除,新機重啟,擴大恢復,遂能別創 空前之世局。」請問此時期為何? (A)三國時期(B)魏晉南北朝(C)五代十國(D)宋元之際。 15. 以下為某位居住在中國的朝鮮族的日記,其中有幾頁脫落散亂,內容如下: 甲:大韓帝國成立了,國內一片歡欣鼓舞,報紙上寫著這是朝鮮獨立自主的象徵。 乙:由於國家計劃,許多人被派往中國進行開拓,我們家也被通知下個月要搬過去。 丙:就算國家封鎖消息,大家也都感受得到戰況愈來愈差,被派去工地的人每天都有人 有去無回。 丁:許多人越過邊境逃亡,他們擔心國家滅亡之後,將面臨嚴苛的統治。 請根據日記的內容判斷,脱頁部分依時間排列的先後順序應是(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 (C)甲丁乙丙(D)丁甲乙丙。 16. 某時期的一位大臣上奏表示:伏思朝廷用度,如軍食、歲幣、茶、鹽、泉貨、金、銅、 鉛、銀,以至羽毛、膠、漆,盡出此東南地區九道。……此九道者,朝廷所仰給也。」根據 上文判斷某時期是指?(A) 漢朝(B)東晉(C) 唐朝(D) 宋朝。 17. 康熙十年(1671年),四川總督蔡毓榮上奏「蜀省有可耕之地,而無可耕之民,敕部 議定招民開墾之例,以五年起科(課稅)。」請問該官員上奏的背景為何?(A)川楚發生教 亂(B)蜀地發生地震(C)戰亂破壞四川(D)四川土地貧瘠。 18. 《走西口》為中共中央電視臺著名的電視劇。此劇放大晉商文化的背景,展現山西人拼 搏奮鬥的歷史。請問電視劇的歷史背景應為何時?(A)明朝初年(B)明朝末年(C)清末民初 (D)中共建國。 19. 史料記載:「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頭為飲器(酒器),月氏通而怨匈奴,無與 共擊之。漢方欲事滅胡(匈奴),聞此言,欲通使,道必更(經過)匈奴中,乃募能使者,赛 以郎應募。」請問上文的主旨是(A) 漢朝與匈奴聯姻的緣由人口数) (B)漢朝遣使至西域的背景(C)匈奴與月氏聯合攻漢的影響 (D) 漢朝消滅匈奴的過程。 20. 右圖為中國某一地區人口統計數據,是判斷此區應 是?(A)內蒙古(B) 山東(C) 東北(D) 台灣。 21.「一些根深蒂固的強宗大族留居北方,成為當地統治者拉 攏的對象。一些大族則因遷徙之故,成為政治權力的核心,與 皇權共同治理,形成了皇權政治的特殊形式。」請問文中所述 之現象,最早會出現於何時?(A)明清之際(B)蒙元之際(C)兩 朝鮮核 滿族《族 宋之際(D)兩晉之際 1600000 1400000 1200000 1000000 s00000 600000 400000 200000 0 掌候 m

尚未解決 回答數: 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