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問題的種類

國文 高中

求解謝謝🙏

甲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 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 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髮,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 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陶淵明〈桃花源記〉) Z 望夷宮中鹿為馬,秦人半死長城下。避時不獨商山翁,亦有桃源種桃者。 此來種桃經幾春,採花食實枝為薪。兒孫生長與世隔,雖有父子無君臣。 漁郎漾舟迷遠近,花間相見因相問。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豈料今為晉。 聞道長安吹戰塵,春風回首一沾巾。重華一去寧復得,天下紛紛經幾秦。(王安石〈桃源行〉) (重華:即上古賢君舜,名重華。) ( )(1)有關甲文和乙詩的敘述方式及內容,正確的是:(占3分,單選題) (A)甲文詳細敘述進入桃花源的 方式,乙詩僅提及桃花源洞口所在 (B)甲文具體陳述秦王暴政細節,乙詩僅言戰爭帶走許多人民性命 (C)甲文和乙詩均用對話的方式,表現桃花源人不希望受外界打擾 (D)甲文和乙詩均提及桃花源人聽 聞外頭的景況後表示感慨或哀傷。 (2)請依據提示,完成表格內容。(請擷取甲文文句,占2分,作答字數:15 字以內。請先寫出「條件」再 「擷取乙詩文句」,兩者間以冒號區隔)〔如條件:文句〕占4分,作答字數:20 字以內。) 條件 沒有戰爭侵擾 人民快樂無憂 讀者 理想的桃花源,應該 具備什麼條件? 一是沒有戰爭侵擾,二是人民 快樂無憂。三是(2) 也就是維繫生活的方式。 從哪個文句,可看出須具備這項條件? 避時不獨商山翁,亦有桃源種桃者 010 讀書人

待回答 回答數: 0
國文 高中

可以幫我看這兩篇文章對不對?目前沒有解答

> 3 唐堯四海之主,而有汾陽之心;子晉天下之儲,而有洛濱之志。輕之若脱展,視之若 鴻毛,而況於他人乎?是以至人達士,因以晦迹。或懷蒼而調帝,或披褐而負薪,鼓 權清潭,棄機漢曲。情不在於眾事,寄眾事以忘情者也。有疑陶淵明詩篇篇有酒,吾 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詞彩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 揚爽朗,莫之與京,横素波而傍流,千青雲直上。語時事則指而可想,論懷抱則曦 而且真。加以貞志不休,安道苦節,不以躬耕為,不以無財為病。自非大賢篤志, 與道污隆,孰能如此乎?余愛嗜其文,不能釋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時。故更加搜求, 粗為區目。白璧微瑕者,唯在開情一赋。揚雄所謂勘百而諷一者,卒無諷諫,何必搖 其筆端?惜哉,無是可也!並粗點定其傅,編之于錄。嘗謂有能讀淵明之文者,馳競 之情遣,鄙吝之意,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豈止仁義可蹈,亦乃爵祿可醉,不 勞復傍遊太華,遠求柱史,此亦有助於調教爾 蕭統《陶渊明集序(節錄)〉 3 o ? O 9 9 O . G | 13、「汾陽之心」與「洛濱之志」意調 心與 (A)禮賢下士(B)定鼎中原(C) 傲世輕才(D)離群索居 r 1 A O 14、「冀之與京」的解釋,何者正確 (A)無人可以與他相比。京:獨大。(B)不願意到京城工作。京:首都。 與到 |(C)不願與京城人士交往。京:首都。(D)無人打算與他交往。京:高傲。 o P| 15、昭明太子蕭統編輯《陶淵明集》主要目的在於

待回答 回答數: 0
國文 高中

求23.24詳解~

* 23-25 為閱讀題組,閱讀下文,選出適當的選項: 赢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跡浸複湮,來徑遂蕪廢。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 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製。 童孺縱行歌,斑白歡游詣。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雖無紀歷志,四時自成歲。怡然有餘樂,于何勞智慧! 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異源,旋複還幽蔽。借問游方士,焉測塵囂外?願言踊清風,高舉尋吾契。 23.關於〈桃花源詩〉,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形式上是樂府詩,內容主要描寫桃花源內的社會制度和特點 (B)「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可見桃花源內政治紛擾、民不聊生 (C)「童孺縱行歌,斑白歡游詣」,可見桃花源內的居民的與外界往來頻繁,相處極為融洽 (D)「淳薄既異源,旋複還幽蔽」說明後人尋訪桃花源卻不可得的原因 24.關於〈桃花源詩〉與〈桃花源記〉的比較,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前者先寫避世原因,再寫桃花源內環境景致,後者反之 (B)二者均藉漁人與桃花源居民互動情形,表現桃花源的純樸安詳 (C)前者提到的「童孺縱行歌,斑白歡游詣」,意同於後者所謂的「黃髮垂,並怡然自樂」 (D)前者寫於後者之後,用以補充說明「後遂無問津者」的狀況

待回答 回答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