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問題的種類

社會 國中

請問有人知道這三題要怎麼訂正嗎 求解析

0 1520 甲 紀念日: 皇帝壽誕,皇太后 壽誕、孔子生日、 須認預備立憲、停 科舉、各省諮議局 成立 件 國恥紀念日: 「甲午對日本戰敗, 庚子聯軍入京 國民紀念日: 袁世凱任臨時大 總統使全國南北統 一、孫文被舉為品 「時大總統、宣統帝 退位 【國恥紀念日: 甲午對日本戰敗、 庚子聯軍入京 景 401 )圖(八)中甲、乙分別為兩個時期官方所頒行的學校行事曆,每逢表中所列的紀念日,學 校須為學生講述相關歷史,來養成愛國心。由甲到乙的轉變,主要受到下列哪一事件的影響? (A)辛亥革命 (B)戊戌變法(C)《馬關條約》簽訂 (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11教育會考補 考】 ( )下列是四位網友在網路聊天室聊天的內容,若其中一人為我國國民,僅根據他們的敘述 判斷,何者在聊天當時最可能具有中華民國國籍? (A)小萍:「我的出生地是美國,不過現在 在臺灣工作。」(B)小文:「等了五年,我下週將前往內政部申請歸化。」 (C)小君:「我的 父母都是日本人,但我在花蓮縣出生。」(D)小瑋:「我出生當天,父親正好當選嘉義縣縣議 員。」【106 教育會考】 表(四) 11.( ) 小明將臺北捷運路網圖與臺灣北部行政區圖以捷運淡水站為基準點套疊,顯示如圖(二十 (二)所示的現象:路網圖中各站位置與行政區圖中的實際位置並不一致。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 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路網圖為被簡化過的地圖(B)路 網圖的比例尺較行政區圖大 (C)路網圖涵蓋的範圍較行政 區圖大 (D)路網圖繪製的時間較行政區圖早。【109教育會考】 圖(二十二) 2 北站」 ……………………行政區圖中的行政區界線 行政區圖中捷運站的實際位置 ·捷運路網圖中的捷運路線 ● 捷運路網圖中捷運站的位置

已解決 回答數: 1
歷史 高中

第7題 E選項 會館不是明清時期的嗎 為什麼不能選呢

防禦原住民族有關? (A)頭份 (B)七張 (E)土城 木柵 ((D)頭圍 AD C 7. 某段史料指出:「查商賈捐資,建設會館,所以便往還而通貿易,或存貨於 斯,或客栖於斯,誠為集商經營交易時不可缺之所。若借作公館,使客貨 反無依歸,勢必另為覓地安頓,良多未便,甚非恤商之道。」由前述可 知: 會館常設在水陸交通要道 (B)官方常將會館出借商人使用 ABC (C)會館多由商人出資興建 (E)此應為明清時期的史料 (D)會館類似今日的同業公會 8.1936 年鮮滿拓殖株式會社成立,目的是推動朝鮮人移居滿洲。當時朝鮮人 口過多,經濟不佳,移居滿洲可能可以帶來更好的社會地位或者是商機, 也因此發生了「滿洲熱潮」,不少人主動移入,但也有被迫從事鐵路工程的 朝鮮人。此外,日本也在滿洲設立了由朝鮮人成立的治安部隊一間島特設 隊,負責鎮壓滿洲境內抗日活動,肅清反對勢力,從中可以看出日本、朝 鮮、滿洲之間的多層關係。根據題幹,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推動朝鮮人移居東北以舒緩朝鮮的人口壓力 (B)間島特設隊的設立代表日本人利用朝鮮人協助殖民當地 (C)朝鮮人移居滿洲的情況有經濟誘因也有政府強迫移入 (D)鮮滿拓殖株式會社成立目的是為了讓朝鮮人鎮壓滿洲抗日勢力

已解決 回答數: 1
公民與社會 高中

請教這題謝謝各位

三、素養長文題組(第16~20題每題4分,第21題非選題10分,共30分) 1989年「無殼蝸牛運動」號召近5萬人夜宿街頭要求政府立法抑止妙房,爭取居住正義,時隔 20 年,青年世代卻須支付更高價格才能解決居住需求,這樣的社會不正義再度爆發2014年「單運」,促成 「政府興建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及2017年《住宅法》的修正,賦予各縣市政府興建社會住宅的法源,透 過收入門檻及租金補貼等措施,保障社會或經濟上處境不利群體的居住權益。2020年報載北市社會住 宅月租4萬元仍現搶租潮,引發社會對於「合宜租金」的熱議。(甲)有些人主張:住宅政策的實施, 的確應考慮個人差異性,但社會住宅運用全民稅金興建,若限定過多戶數特別照顧社會經濟處境不利群 體,其實也對其他民眾不公平。 自2011 年便長期關注《住宅法》立法發展的社會住宅推動聯盟、OURs 都市改革組織等(乙)民間 團體則批評,社會住宅的主要目的就是解決中低收入者的居住困境,如果只是變相由政府興建,市價出 租、一般民眾入住,就跟當初《住宅法》的立法精神背道而馳。民間團體雖肯定行政院 2021 年提案再 度修法規範合理租金,但針對社會住宅地價稅及房屋稅減免未能全國免徵、住宅空置及住宅補貼效益等 資訊揭露未能入法等缺失,未來將持續與朝野立委協商修法,督促蔡總統實現「8年20萬戶社會住宅」 的政治承諾。NO 16.閱讀上文可知,我國2011年訂定《住宅法》期以解決民眾居住問題後,陸續又在2017、2021 年多次修正調整該法規。針對(甲)、(乙)劃線部分文字,以及上文相關敘述,下列說明何者 較適當? (A)甲的說法強調分配正義,認為國家資源不應過度照顧弱勢 (B)乙的說法強調匡正正義,批評政策已侵害民眾的居住權益 (C)政府短期內多次調整政策有違法律安定性,不符正當程序 (D)政策不符民眾期待也難以滿足社會需求,有違法治國原則

待回答 回答數: 0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