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藝術與人文 大學

想請問個是什麼格式? 它不太像APA,也不太像MLA 以論文為例,印象中APA是 作者(年代)。論文題目... 但這邊卻是 作者:《論文題目》...

二、近人論著 (一)專書 作者:《書名》出版城市:出版社,出版年 張娟芬:《殺戮的艱難》,臺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0年。 張娟芬:《殺戮的艱難》(臺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0年),頁○。 (二)期刊論文/論文集論文 作者:〈篇名〉《期刊名》第二卷第二期,出版年月,起迄頁。 施志鴻、林燦璋:〈虛偽自白成因及過程解析〉,《東吳法律學報》第 21 卷第2 期,2009 年 10月,頁67-97。 施志鴻、林燦璋:〈虛偽自白成因及過程解析〉,《東吳法律學報》第21卷第2期(2009年10月),頁○。 簡宗梧:〈六朝世變與貴遊賦的衍變〉,「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02年6月30 日。 簡宗梧:〈六朝世變與貴遊賦的衍變〉,「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02年6月30日),頁○。 (三)學位論文 作者:《論文名》,城市:學校(系)所碩博士論文,出版年。 張耀軒:《我國廢除死刑運動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法律所碩士論文,2008 年。 張耀軒:《我國廢除死刑運動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法律所碩士論文,2008年),頁。 (四)報紙雜誌 作者:〈篇名〉《報紙名》版次《刊名〉,出版年月日。 黃仁宇:《大歷史帶來的小問題》(上、下)、《聯合報》第37版《聯合副刊》,1994年1月10-11日 黃仁宇:《大歷史帶來的小問題(上)《聯合報》第37版《聯合副刊》,1994年1月10日。

已解決 回答數: 1
生命科學與醫學 大學

內外科護理 心律不整 想請問有關其病因—「電氣傳導功能的改變」為何會與「心房前負荷過量」有關呢?

心律不整的 1. 竇房結傳導速率異常: : (1)心搏過速:包括心肌功能不良(如心肌梗塞或心衰竭)產生之代償作用,以及身體代 謝需求增加(如發燒等) (2)心搏過緩:可出現於迷走神經過度受刺激,或服用B型阻斷劑之病人。 2.電氣傳導系統功能改變:包括心肌組織缺氧、化學物質之反應(如尼古丁、咖啡因 等)、迷走神經過度刺激、電解質不平衡(如高血鉀)、心房前負荷過量、毛地黃中產 等 。 。 Aman 3.其他因素:心臟大小的改變(如心肌擴大)、心肌鈣化等因素亦可導致心律不整 正常成人心跳速率約為每分鐘 60 ~ 100 次,配合良好的心肌收縮以維持每分鐘正常 的心輸出量。當心搏過速時,心室的充填不足而使心輸出量下降;且持續一段時間後,也 使得心肌乏力而收縮力下降,更減少心輸出量。心搏過緩甚或停止皆會引起心室收縮不 足,而無法維持足夠的心輸出量。 暫時性的心輸出量減少並不會引發循環障礙,但持續一段時間則容易發生組織缺氧的 情形。腦組織、眼睛、腎臟是較敏感的。心律不整病人在早期可能只是偶有暈眩或眼花的 症狀,未見改善則意識產生變化甚而昏厥,腦組織缺氧更久則可能引發抽搐,甚而猝死。 慢性的心律不整或反覆地陣發性心律不整,易引發腎功能異常、含氮廢物排除能力下降、 骨骼肌缺氧情形增加,而使病人時常出現頭暈、眼花、疲憊感等症狀 。 精

尚未解決 回答數: 1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