ノートテキスト
ページ1:
U1 新生命的誕生 1-1 細胞的分裂 §染色體 · 位置:細胞核 DNA ·組成分子,一般生物的染色體由 組成 PS染色質⇒ X染色體→ 88 >蛋白質 · 生物體細胞中的染色體通常是兩兩成對→同源染色體 兩兩成對 · 同源染色體-大小形狀相同. 一條來自父方 -一條來自母方 8. ·同種生物細胞內染色體的數目是固定的 10007 →不同種類的生物細胞內染色體的數目不相同. 物種 體細胞的染色體(條) 兩兩成對的染色體(對) 人 46條 23.對 果蠅 8 條 4對 大猩猩 48條 24對
ページ2:
N=2 §細胞分裂 • 2N=4 親代細胞分裂>子細胞 (母細胞) 2N 為細胞染色體對數→人:N=23+2N=46 →果蠅N=4→ 2N=8 j z x x 88 一條染色體具有兩條染色 細胞分裂前, 分體,互為姐妹染色體 染色體會複製 ·過程: ①染色質複製染色質 ②染色體 3 複製好的染色體,排列在細胞中央 ④二分體分離(姐妹染色體分離). ⑤產生兩個子細胞
ページ3:
1§減數分裂 ·分為第一次減數分裂&第二次減數分裂. ·發生在生殖細胞(精子or卵) ·第一次減數分裂的過程: ①染色體複製 ②聯會一同源染色體配對 ③同源染色體分離 ④產生2個子細胞 數目變化 變成原數目的 ·第二次減數分裂過程:(延續第一次) ⑤二分體排列在中央 ⑥姐妹染色體分離,向細胞兩端移動 ① 細胞一分為二,產生四個子細胞 781 數目變化 同第一次結果! §小整理 細胞分裂 減數分裂 染色體複製次數 「細胞分裂的次數 2 產生子細胞的數目 2 4 子細胞染色體數目 2N→2N 2N→4N→N
ページ4:
1-2 無性生殖 ·無性生殖:由親代直接產生新個體,沒有配子的結合 ·在自然環境下的無性生殖包括:分裂生殖、斷裂生殖、 出芽生殖、孢子生殖、營養器官繁殖 §分裂生殖,大多數的單細胞生物藉由細胞分裂產生兩個大 小相近的個體 ex. 草履蟲、變形蟲 §斷裂生殖。有些多細胞動物身體斷裂後,可以再發育成 新個體 ex. 渦蟲、海星. §出芽生殖:有些生物可以從體側長出芽體,芽體長大脫 離母體後,成為獨立的新個體x水螅、酵母菌 §孢子生殖:有些生物可產生大量的孢子,當孢子散播到 適當的地點萌發,即成為新個體.ex蕨類、黴菌. §營養器官繁殖:利用根、莖、葉來繁殖. ·根ex.甘薯的塊根(不定根&不定芽) 莖 葉 ex. 馬鈴薯的塊莖(芽眼) ex. 草莓的匍匐莖 ex. 洋蔥的鱗莖 ex. 落地生根(葉緣缺刻) ex. 石蓮花(葉基部) ☆產生的子代&親代具有相同的遺傳特徵 ☆
ページ5:
1-3 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生物在繁殖後代時,需經由配子結合的過程 (受精)通常有雌雄之分,且外形、大小不太一樣 > 男性(精子) 配子 受精 受精卵 → 胚胎 → 新個體 女性(卵) 中性狀與親代不會完全相同☆ 體外受精&體內受精 精子 的結合為受精受精場所不同 體外受精 卵 體內受精 §體外受精. 卵 * 產卵量多,受精率低 精子>排出體外受精的過程在母體外(水中) .魚類、兩生類 §體內受精 早卵 *產卵量少,受精率低 杏精子→ 雄性個體經由交配的過程,將精子送入 母體內,結合的過程發生在母體內 · 昆蟲、鳥類、爬蟲類、哺乳類
ページ6:
卵生與胎生 ·有性生殖的動物根據胚胎發育所需養分提供方式 可分為「卵生,體外受精、卵黃大、由卵、蛋白提供養分 胎生:體內受精卵黃小,由母體提供養分 人類的生殖 ·卵受精的場所:輸卵管 受精卵進入子宮著床 →藉由胎盤、臍帶交換養分 ·胎兒透過臍帶、胎盤自母體獲得養分&氧氣 也將廢物排除 ·羊水可以防止胚胎受到震盪 植物的有性生殖 ①授粉(雄蕊的花粉→雌蕊柱頭)花粉內含精細胞 ②長出花粉管(運送精細胞到胚珠) ③ 精細胞與卵結合(在胚珠內) 子房⇒ 果實 14. 胚珠 ⇒ 種子 ow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ล็อกอินเพื่อแสดง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ผลการค้นหาอื่น ๆ
สมุดโน้ตแนะนำ
生物B2 L1~L2
51
2
生物 B2 CH1 生殖 複習筆記 ♡
42
2
ประวัติการเข้าดู
土佐日記(門出、帰京)
274
1
書道 1学期期末対策ノート
23
0
คำถามที่เกี่ยวข้องกับโน้ตสรุปนี้
News
不會♥
謝謝你哦
內容很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