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問題的種類

國文 高中

請問第二題為什麼不能選A?

6.孔孟 黃仁宇 在儒家的傳統中,孔孟總是形影相隨,既有大成至聖,則有亞聖。既有《論語》,則 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他們的宗旨也始終相配合。《史記》說:「孟子 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今人馮友蘭,也把孔子比做蘇格拉底,孟子卻可以比做柏拉圖。 但是我們仔細比較他們,卻也發現很多不同的地方。最明顯的,《論語》中所敘述的 孔子,有一種輕鬆愉快的感覺,不如孟子凡事緊張。所以大成至聖能夠以「(甲)」的 風格,避免「(乙)」的態度去保持他的優閒。孔子令門人言志,只有曾皙最得他的讚 許。而曾皙所說的,大致等於我們今天的郊遊和野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 retax 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 詠而歸」。 與這種態度截然相對的是孟子 「(丙) 」的主張。孔子還說飯菜不做好,這樣不吃那樣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 式。孟子卻毫不忌諱地提出「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而且「老羸 轉乎溝壑壯者散之四方」等辭句也經常出現在他的嘴中。 孔子對「禮」非常尊重。孔子雖然稱讚管仲對國事有貢獻,但仍毫不遲疑地攻擊他 器用排場超過人臣的限度。顏淵是孔子的得意門徒,他死時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卻 根據「禮」的原則反對顏淵厚葬;又因為「禮」的需要,孔子見南子,使子路感到很不 高興。孔子雖不值陽貨的為人,但為了禮尚往來,他仍想趁著陽貨不在家的時候去回拜 他。孟子就沒有這樣的耐性。齊宣王稱病,他也稱病。他見了梁襄王,出來就說:「望之 不似人君。」魯平公沒有來拜訪他,他也不去見魯平公。他對各國國君的贈儀,或受或 不受,全出己意。他做了齊國的吊喪正使,出使滕國,卻始終不對副使談及出使一事。 (節錄) 登向) 突變基 1.本文以孔子與孟子並提討論,最先揭示的重點為何?艾丽交愛蓬排或等 A (A)孔、孟學說與實踐的同中存異 C (B)孔、孟學說與實踐的異中有同 (C)確立孔、孟並提討論的合宜性 (D)孔、孟「禮」學觀點的一致性 2. 引文末段論及孔子和孟子對於「禮」的不同態度,下列說明最恰當的選項是: (A)孔子重視「禮」的程度高於孟子 (B)孔子看待「禮」的觀點較具變通 (C)孟子看待「禮」的施行因人制宜 (D)孟子重視「禮」的實踐就事論事 我 C O...

已解決 回答數: 1
國文 高中

想問第二題該如何判斷呢

N 98 蘇格拉底式對話 蘇格拉底常用一連串的提問來進行他的哲學思辨,這種提問法就叫「蘇格拉底式對話」。 作為那個時代最有智慧的人,蘇格拉底在對話的過程中,絕對不會給予他人對或錯的評 論,而是讓他人在對話的過程中,自己找到心中的答案。蘇格拉底有句名言:「我唯一知道的 一件事,就是我一無所知。」 正因為蘇格拉底「自認為一無所知」,所以他才會一直問下去,而不給予對或錯的評論。 舉個「蘇格拉底式對話」的例子。 蘇格拉底問第一個人:「什麼是正義?」第一個人說:「正義就是欠錢還錢,欠人情還人 情,對別人沒有虧欠。」 嗯,是有那麼點道理,但蘇格拉底不說對,也不說錯,他接著往下問:「如果有個朋友借 了你一把刀,現在他要討回他的刀,並且拿這把刀去殺人,你會把刀還給對方嗎?欠刀還刀, 這是正義嗎?」 蘇格拉底又問第二個人:「什麼是正義?」第二個人說:「正義就是對朋友好,對敵人 壞。」 嗯,是有那麼一點道理。但蘇格拉底同樣不說對,也不說錯,他接著繼續往下問:「如果 你的朋友是壞人,那麼對壞人好是正義嗎?相反的,如果你的敵人是好人,那麼對好人壞是正 義嗎?」 蘇格拉底繼續問第三個人:「什麼是正義?」第三個人是當時的一名智者,同時也是一位 修辭家口齒伶俐。修辭家說:「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你看,偷小東西的人叫小偷;竊取 一個國家的人,叫皇帝,他的命令就是一切。所以,真正的強者決定了什麼是正義,什麼不是 正義。」

已解決 回答數: 1
國文 國中

這三題怎麼解??

(A)他騎車時因貪快而翻覆,拉不 「遍體鱗傷」 (日)每到夜晚,夜鶯就展現「巧舌如 的大富翁,有一次在哲學家蘇格拉底 面前述說自己擁有廣大的土地。蘇格 拉底聽了之後,不直接與他談論,從 容地打開一張世界地圖,指著地圖 說:「請問你的土地在哪個地方?」 阿爾契比·亞迪斯回答說 :「我的土 地縱使再廣大,也不可能在這張地圖 上占一席之地啊!」蘇格拉底接著 說:「既然你的土地還不能在地圖上 占一席之地,那就不要再說了。」 (二)德國科學家洪保德拜訪美國總統傑佛 遜時,在總統的 日房裡看到一張報 紙,上面滿是對總統批評攻擊的言 論。洪保德拿起報紙,憤憤不平地 說:「為什麼放任這些謠言氾濫?為 什麼不關閉這家報社?至少也要重罰 編輯,把這傢伙關進監獄。」傑佛遜 笑著回答:「洪保德,請把報紙收 進你的口袋吧!如果有任何人對美 (一) 古代希臘有個名叫阿爾契比·亞迪斯 台 國的新聞自由有懷疑,你可以拿出這 張報紙,並告訴他們你是在哪裡看到 的。」 (六) 5.由第一則短文來看,蘇格拉底對㎜ 爾契比‧亞迪斯的行徑人 !因應 (C)謔而不虐,促其自省 (B)極盡諷刺,挫其銳氣 (Q)直言不諱,義正詞嚴 (D) 指桑罵槐,明褒暗貶 (D) 6. 文中阿爾契比·亞迪斯炫富的 行,不宜用哪一則成語來形容? (A) 妄自尊大 (A)井蛙之見 (C) 財大氣粗 (D)矯揉 ( ① 7.下列敘述,何者具 一則= 事的主旨? (A)謠言止於智者 (①)禍從口出,慎言慎行 (C) 說真話是通向監獄的捷徑 (D)寬容才能維護民主的精神 搭配「點線面

已解決 回答數: 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