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問題的種類

社會 國中

想問第27題

70 國中地理(四) 月 素養評量題組 圖(古中的盧安達境內有胡圖族及圖西族兩大族群,該地 先後為德國與比利時的殖民地。1959年,胡圖族起兵反 抗圖西族,並在1962年建立以胡圖族人占主導地位的 獨立國家;1990年,圖西族又再度發起內戰,重創當地 的經濟。戰後政治漸趨安定的盧安達,經濟表現屢創佳 績,連續14年GDP年成長率達8%,其中觀光業是帶動 該國經濟發展的主力,是非洲僅有兩個能夠安全看到山 地大猩猩的國家之一,故吸引許多遊客到訪。 26. 文中提及的國家之所以內戰頻傳的主要原因為何? (A)所處地區氣候環境高溫炎熱使得居民衝突好戰 圖 (B)殖民者未考慮族群分布而以經緯度畫分占領區 (C)兩族群間為爭奪沙漠氣候區內珍貴的河川水源 (D)國內實施種族隔離政策導致族群間的仇恨加深。 盧安達 四 吧 天出 察 須 人 精 (A) 年均溫 年降水量 年均溫 16.3°C 1143mm 氣溫 降水量 氣溫 (°C) (mm) (°C) 答: 27 觀光客來到當地看大猩猩時,所感受到氣候特徵與下列哪一張圖最相符? (B) 19.0°C 年均溫 年降水量 975mm 年均溫 (D) 16.9°C 氣溫 (°C) 年降水量 44mm (C) 20.9°C 「年降水量 853mm 降水量 氣溫 降水量 降水量 (mm) (°C) (mm) (mm) 35p 1400 35p 1400 35p 1400 #35p 2400 30 30 - 350 30 - 350 1350 30- 350 25. 25- 25 | 300 - 300 1300 25 - 300 201 201 250 20 20 - 250 - 250 - 250 15 158 1200 15 158 - 200 - 200 - 200 10 10 1150 10 (150) 150 - 150 5. 5. 1100 100 100 0 100 0 150 0 1 50 -5 - 50 - 50 -5 10 -10 -10 Jo -10 -10 123456789101112(月) 123456789101112(月) 123456789101112(月) 123456789101112(月) 答: 28. 圖中盧安達附近的 。 ,其地形成因為何? 動物遷徙路線圖

待回答 回答數: 0
公民與社會 高中

請問一下24題的A不是跟參政、平等權有關嗎?為啥跟移工人權有關🤔 還有25題為何A是錯的

參、題組題 ※非選題請於答案卷上作答 每年3月美國國務院會發布例行性的人權報告書,有關臺灣的人權紀錄中,藍領移工仍是首要被提及的關切對象,其中指出 有關藍領移工數個面向的人權難題,至今仍懸而未解。 家庭移工:仍不是《勞動基準法》適用對象,沒有受到最低工資保護,也沒有工時保護,造成長工時勞動,沒有加班費、假 日工資、休假保護等,有關勞動者最基礎的保障付之闕如。 仲介機構:由於移工的勞動力是受到仲介機構的管制,移工在母國計畫要前往其他國家工作時,往往需先跟銀行以高利借貸 一筆鉅額的仲介費,因而移工入國開始工作後,仲介就從每月薪資扣抵該筆借貸,致使其實際每月所得甚至低於貧窮線標準。 強迫勞動:雖然臺灣有禁止強迫勞動的相關法令,不過通常法院對絕大多數這類的違法行為僅以輕判作結,因而結果是對於 仲介或雇主甚難發揮嚇阻的效果。這也解釋此類的強迫勞動持續發生且特別容易發生在家戶外籍移工及外籍漁工身上。 轉換雇主:藍領移工在臺仍無法享有自由轉換雇主的權利,其結果就是當面臨雇主不人道的待遇與勞動剝削時,移工跟仲介 或官方申訴後的結果,只會危及其在臺繼續工作的權利,屆時移工將面臨來臺鉅額負債無法償還的困境。 (B)《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 (8)24. 上述的人權報告書內容點出我國在移工人權上,保障仍然不足之處,同時也違背國際人權公約的要求。下列何 項國際人權公約可能與本議題「較無關聯」? (A)《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D)《保護所有移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員權利國際公約》 公約》(C)《保護所有人免遭強迫失蹤國際公約》 若要將上述4個面向各以簡單的一句話呈現問題現況,下列何者較為正確? (A)家庭移工:雇主違法不給予合理 薪酬,勞動檢查又難以落實 (B)仲介機構:仲介品質參差不齊,甚至可能引進非法移工來臺 (C)強迫勞動:家 庭看護與漁工常受到強迫勞動卻難以獲得救濟 (D)轉換雇主:移工往往背負龐大債務,對雇主也造成莫大困擾 A

待回答 回答數: 0
社會 國中

請問D文化的定義是什麼🤔

美國的反體罰組織於1998年發起「不打小孩日」 的活動,目的是藉著這一天宣傳反體罰的兒童人權觀 念。這個最先在美國推動的活動,迅速得到國際社會 的響應,2001年起,其他反體罰及兒童人權團體也開 始於4月30日這一天舉辦各種活動,倡議終止體罰兒 童,並推廣正面的管教方式。2006年,在國內許多民 間團體共同響應下,臺灣也參與「國際不打小孩日」 的活動,右圖是相關活動的宣傳標語。 國際不打小孩日 邀請你 試試看不要打小孩 至少在這一天不要打 也許你會發現 將來的每一天 你都不需要打 TAIWAN 我國政府也致力建立更完善的法律制度來保障兒童權益,並以符合聯合國的標準為目 標。例如,修訂《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促使政府、社會大眾與家長正視兒童福 利與虐待兒童的問題;修訂《教育基本法》,明文禁止校園體罰,藉由公權力保障學生不受 體罰。政府的各種作法,目的是預防及保護兒童免於一切形式的暴力侵害,希望提供兒童更 完善的成長環境。 152.關於文中活動理念對臺灣帶來影響的過程,最適合以下列何者說明? GELDD (A)法律修改程序的變化→無關 C(B)科技發展帶來的衝擊 (C)風俗習慣的文化傳承 (D)全球化下的文化交流 關於這則宣傳標語所呈現的意義,下列敘述何者具 112

待回答 回答數: 0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