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問題的種類

國文 國中

請問D 傳統市場不是都與生產者直接購買嗎

113.2.18 二、題組:(26~42題) 請閱讀以下選文,並回答第26~28題:CAD 世界上聲音無所不在,許多聲音是鏈結在個人生命的資料庫裡, 不同的生命經驗、文化背景,都會影響到人對於這個聲音的觸動及反 應。70年代加拿大作曲家薛佛率先提出「聲景了概念,世界各地相 繼發起「世界聲景計畫」,來喚起社會大眾對聲音的認識及環境的保 育意識。本土的環境教育工作者范欽慧邀集一群研究生物聲音行為, 人類噪音的科學家,以及懂得聆聽的聲音藝術家,在 2015 年創辦「 臺灣聲景協會」,鼓勵大家將耳朵打開,並期望透過聲音來改變世界。 范欽慧認為,「最能感受地方特色與生命力的,莫過於傳統市場 !」如今傳統市場愈來愈少,或是轉變為現代化的連鎖超市,「雖然 同樣是賣生鮮食材,但人們聽到的聲音卻是預錄的歌曲或商品廣告, 昔日那種交易時的對話、噓寒問暖……蕩然無存。現代化超市以包裝 完好的商品,取代了生產者直接面對消費者,這種快速方便的購買管 道、簡化的人際關係,其實也在無形中改變人與人之間的信賴感。 「許多傳統市場失去的不只是聲音而已,其實失去的是人們再次 造訪的理由。」因為忙碌現代人煮食機會少、外食情況普遍,所以, 進入市場挖掘、浸潤出一套屬於自己生命經驗的動力不知不覺瓦解了 范欽慧強調,「漸漸消逝的不僅是聲音本體,還有逛市場的習慣。 J 「我們應該省思,到底市場聲音提醒的,是情感的失落還是溫暖的 連結?喚醒的是傳統生活記憶的再造,還是只是找到即將消失的最後 一段傳說?」她表示,如果我們對市場聲音的消失感到不捨,那麼是 不是該去重新發現它的趣味、找到再次造訪的理由?藉由聽到聲音、 感受到溫度,或許可以成為未來新演變的一個契機。 改寫自趙意雯〈聽,市場的人文聲景 感受常民生活的脈動:范 欽慧〉 。 - 1688 應用題彙編 國文科 第7回(第一~四冊) CJHS iller 文题库 文活租房 HELARN 國兒 20 根據上文,下列關於「聲音」的敘述,何者最適當? (A) 人為的聲音,如市場交易的叫賣聲,比自然聲音更能夠勾連、 感動我們的生命經驗 (B) 加拿大作曲家薛佛除了提出「聲景」的概念,更在世界各地發 起「世界聲景計畫」 (C) 市場聲音型態由過去的人際互動聲轉為預錄廣告,也意味著人 們彼此信任感的改變 (D) 傳統市場失去的不只是聲音,還有生活型態的改變,例如人們 喜歡直接向生產者買 每道試題均有著作權 紙漿影印、拷貝、轉檔上轉著到 BDA. 6 石級便電子 105 TH 表內容里 神话中 Y 甘甜地 情和麵 (D)無 (1) 老 + . PS THE 3 ( 1

已解決 回答數: 1
公民與社會 高中

想請問這題~

上午11:36 1月13日 週六 □ S CD B ◊T*· TP・5K 14-15 為題組 2013 年時,英國女王依據英國法律授權,宣布特赦現代電腦科學先驅者艾倫 圖林(Alan Turing)。圖林在二次大戰時因為成功破解納粹的密碼,對當時的 盟方有極大貢獻。但是他後來卻因為被警察發現有同性戀行為,而依英國刑法 法律定罪。在該法條被廢止前,估計有4萬9千名男同性戀被判有罪。圖林後 來接受化學去勢,以避免坐牢,他的工作也被剝奪。小風和小雲二人對此事有 以下的討論: 小風:我不太能認同的是為何要以刑法處置同性戀?為何兩名男子間的愛情 行為,與他人無涉,會受到國家的處罰?他們有傷害到其他人嗎? 小雲:我不太能認同的地方在於,為何面對過去的不正義,但是結果卻只有圖 林一人獲得特赦? c 14.小風對於刑罰的觀點,最接近下列哪一個法律意見的觀點? (A)刑法應以維護社會傳統習俗接受的情感道德為規範目的 (B)喝酒為個人嗜好,但酒駕影響交通安全,應該加以處罰 (C)刑事處罰應對特定犯罪採取有效遏止的手段,不應濫刑 (D)應以刑罰禁止個人攝食太多甜食,以避免個人健康受損 15.小雲對於赦免應如何進行的主張,最適合以下列何者說明? (A)政府作為基於法律正當程序原則,因此赦免應有立法程序 (B)赦免不應基於個人成就,而是政府應修正制度的不當歧視 (C)基於公平正義的理念,特赦之外還應由國家元首公開道歉 (D)同性戀為弱勢群體文化,故有必要立法赦免予以特別保護 - 4 - 68%

已解決 回答數: 1
國文 高中

想問選項b為何是錯誤答案? 看了詳解還是有點不懂錯在哪 我認為思念有如草一樣綿延不絕

國文考科。 18 文學作品常將個人的情感投射到外在景物,再透過對景物的狀寫,反映出人物 的情思。例如《聽海》的歌詞:「聽海哭的聲音,嘆息著誰又被傷了心,卻還 不清醒。……聽海哭的聲音,這片海未免也太多情,悲泣到天明。」表面上是 海在悲泣,其實真正哭泣、嘆息的是聽海的人。下列文句,運用這種手法的選 項是: (A)白雲迴望合,青靄入看無 (B)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C)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 (D)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E)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C)(E) BELL A6.修辭的辨識與應用 題目所稱之「將個人的情感投射到外在景物」,即「以我觀物」;所謂 「再透過對景物的狀寫,反映出人物的情思」,乃「物皆著我之色彩」 的「有我之境」(王國維《人間詞話》),為擬人法。以下依此標準判 斷選項。 (A)出自唐·王維《終南山〉。直截寫出所見之景,為華寫,景物並不 著人之色彩。語譯:回頭看,白雲集聚一起,雲氣氤氲,走近看卻 空幻一無所有。 (B)出自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青草綿延,有如我的思念綿長,綿 綿是雙關,青草譬喻我的思念長度,非擬人(並沒有將人的情感投 射於青草)。語譯:河畔翠綠的青草除延不絕,使我想起了遠方的 丈夫。 (C) 出自宋,晏幾道《蝶戀花〉。「紅燭」為物,卻可以如人一般「替 人垂淚」,是擬人用法。語譯:紅燭自傷沒有什麼好辦法,在淒清 寒夜中,徒然為人流下淚來。 (D)出自唐·杜牧《江南村》。直截寫出所見所聽,是摹寫,非擬人。 語譯:千里江南,處處聽聞黃鶯婉轉啼叫,處處見到綠葉映襯著紅 花,水邊的村落,靠山的城鎮,不時可看到酒旗在迎風招展。 (E) 出自唐·白居易〈長恨歌〉。「見月傷心色」是「我有傷心色」也 是「月有傷心色」;「聞鈴腸斷聲」是「鈴發出腸斷聲」也是「我 有腸斷聲」。係物皆著我之色彩,也是擬人用法。語譯:在行宮 中,皇帝傷悼貴妃,看到月色,反而引來滿懷的悲愁,在夜晚風雨 時,聽到風鈴的聲響,更是悲痛欲絕。 《樂府雜錄,雨霖 鈴》:「雨淋鈴者,因唐明皇駕迴至駱谷,聞雨淋鑾鈴,因令張野 狐撰為曲名。」〈長恨歌〉詩中所言,或為此事。

已解決 回答數: 1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