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問題的種類

社會 國中

求解釋38、39、40🙏

38.圖(十七)是十六到十九世紀盛行的海上貿易示意圖,早期主 要經營的國家為西班牙、葡萄牙,後期則為英國。根據圖 中內容判斷,甲、乙、丙三地依序應為下列何者? (A)歐洲、非洲、美洲 (B)歐洲、亞洲、美洲 (C)美洲、亞洲、歐洲 (D)亞洲、非洲、美洲 番薯、玉米、 棉花、金銀 丙 黑人 奴隸 |槍械、火藥、 紡織品 N 圖(十七) 39.圖(十八)是歷史上某刊物探討當時社會面對的重 * 要議題,從這些議題中,可看出該時期知識分子! 對於自身所處社會環境的思辨與省思。根據上 | 述,這份刊物最可能指下列何者? 1 ◆如何跟上新時代的潮流? 1◆歐美世界局勢如何發展? ◆女權、婚姻自由該如何落實? ◆如何看待對岸的中華民國政權? (A)《新青年》 (B)《萬國公報》 ◆何謂民主、何謂經濟、何謂科學? ◆臺灣人的文化、語言該如何振興?! (C)《自由中國》 (D)《臺灣民報》 1◆日本統治下的種種政策是否合理? 圖(十八) 40. 銘仁上臺報告歷史專題,圖(十九)是他在講述過程,依時間先後所提及的重要事件。從 這些事件彼此的關係判斷,此歷史專題名稱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1804年 1814年 1823年 1914年 拿破崙征服歐洲 大部分領土 梅特涅集合各國 召開會議 美國總統門羅 發布宣言 美國取得巴拿馬 運河的管轄權 圖(十九) (A)法國大革命對於世界的貢獻 (B)歐洲海上霸權的興起與強大 (C)帝國主義對非洲局勢的衝擊 (D)國際局勢對拉丁美洲的影響 41. 阿芳買了一本小說,如圖(二十)。以下四位同學針對阿芳、大東出版 社叮叮噹噹四者的相關權利進行討論,依我國相關法今推論,何

已解決 回答數: 1
公民與社會 高中

大家拜託救我!!!!!!!!! 誰可以給我高一公民龍騰版學習卷1回跟二回的正解! 拜託啊!!!!!!!! 不然會被罵死!!!!

公民 1(乙版) 學習卷 第 1 º 公民身分與普世人權 、基本題(每題5分,共35分) D 1.所謂的「社會權」,是將「受益權」範疇予以擴大,包括國民的生存、受教育、工作、社會福利等社 會基本權利等均屬社會權。下列哪一項作為屬於社會權保障的範疇? (A) 市政府推廣並興建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 (B) 教師基於課業考量禁止學生的社團活動 (C) 學生因屢次遲到記過向學校申訴被駁回 (D) 某電視臺提供民眾發表意見的新聞平臺 D 2. 2022 年立法院提出憲法修正案,主要內容為:中華民國國民年滿18歲者,有依法選舉、罷免、創制、 複決及參加公民投票權。除本憲法及法律別有規定者外,年滿18歲者,有依法被選舉之權。最終 以109 票0 票表決通過,是我國第一次交由全民複決的修憲案。本次修憲案旨在加強保障人民何項 權利的內涵? 5 S 下(B)自由權後每天界开年十二(1) 署(D)參政權圖论《典 (A) 文化權 (C) 社會權 B 3. 我國總統 2022年10月接見「德國國會人權委員會」訪問團時表示,臺灣與德國都堅持人權理念,也 做了許多重要的努力。臺灣主動宣示願意遵守《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 際公約》,持續朝「人權立國」的理念邁進。我國以下列何種方式具體實踐兩公約之規範? (A) 總統命令立法院全權統籌人權制度研究,審查國家人權報告藝人的關《公園》 (B) 立法院已通過《兩公約施行法》,賦予兩公約國內法之效力 ?同不过 (C) 行政院之下成立國家人權諮詢委員會,職掌人權政策之提倡「益豐命里蘭人員辦!(A) (D) 司法院針對兩公約作成釋憲之說明,將其法位階提升至憲法覺務與公() 4. 2022 年國際足球總會(FIFA)卡達世界盃期間,丹麥足球協會要求於訓練時穿著印有人權宣言的衣 服,藉此表達對於卡達人權意識的不滿,但 FIFA 以不符規定予以拒絕。丹麥足球協會主席坦言:「我 們認為『人人皆有人權」並不是政治呼籲,所有人都可以支持」。世界對於人權的深切反省,源自《世 界人權宣言》。關於該宣言,以下敘述何者最為符合? (A) 該宣言與《兒童權利公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合稱「國際人權法典」 (B) 基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沉痛反思,由聯合國通過,期望所有國家及人民實現普世人權 (C) 該宣言不僅具宣示性內容,對各國也具有實質的約束力,並作為各國人權保障的準則 (D) 為史上第一份表述全體人類共同且平等適用權利的文件,其內容成為普世人權的原則 5. 所謂的公民身分(citizenship)狹義而言,是指一國人民因符合法定資格而享有的權利與應盡的義務 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國對於公民身分的取得,各有其不同的規範。例如世界大多數國家的投票年齡- 在 18 歲以下,但我國有些公民權利卻又規定年滿20 歲才能參與。關於公民身分的演變,以下何者 符合演變趨勢? (A) 對於誰能擁有公民身分的議題,從古至今各國皆賦予與生俱來的保障 (B) 公民身分的擁有,近代發展趨勢是從普遍性身分逐漸限縮至特定身分 (C) 公民身分演變的方向之一,是使社會中不同群體也能擁有平等的權利 (D) 我國對於公民身分取得的年齡要求為 20 歲,也才有公民投票的資格

尚未解決 回答數: 1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