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社會 國中

請問第2題🙏

期望永生的古埃及人 場審判中,死者並不提出自己在人世間的功勞,而是在回答神明的提問時,逐一否認在。 古埃及人相信人死之後,會有一場由神明主持的審判,通過審判的死者可以得到。 曾犯的過錯。以下選文摘錄自古埃及重要文獻死者之書,短文呈現古埃及人認為 判的辯詞: 我沒有對人行惡。我沒有虐待牲畜。 我沒有在神聖之處犯錯。我不知曉那些不該知道的事。 我沒有見到罪惡。我的名字不為神明所知。我沒有對神明不敬。 我沒有對窮人行兇。我沒有做神明所厭惡的事。我沒有誹謗奴隸。 我沒有使人生病。我沒有使人哭泣。 我沒有殺人。我沒有下殺人的命令。 我沒有讓任何人受苦。 我沒有將牲畜趕離牧地。我沒有捕捉屬於神廟的鳥類。我沒有在神廟的沼澤中捕魚。 我沒有在氾濫期攔水。我沒有用壩攔水。 我沒有忽略定期的獻祭。我沒有搶奪屬於神明的牲口。 我沒有阻擋神明的出巡。 我是無辜的!無辜的!無辜的! 亡靈的保護神 木乃伊是 將死者臉部º 出肝、腸、 子被放在陵 體內,據說 但有趣 不能與身體 心臟會被 者心臟。 後以亞麻 此外,有 再放入」 千年不相 參考資料:1. 蒲慕州,法老的國度,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或蘆葦 參考資料 1.郭豫 2. Fran 圖2-1-16 死者之書的插圖/圖片左方為亡靈的保護神,保護死者在冥府穿行;圖片右方 則為死者,他的手勢表現對尼羅河神的崇拜。 閱讀思考 1. 由這份文件與課文內容,可知下列哪些選項是埃及人的生活態度或宗教信念?(複選) (A)相信人死後通往另一世界 (B) 相信人生在世應遵守道德 (C)重視河水氾濫與農業收成 (D)認為人可用錢財收買神明 2. 根據上文,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後會有一場由神明主持的審判,通過審判便能得到永生 請問:這位神明最可能為何者?為什麼?歐西里斯 帝王 卡門 這個 2. E. A. Wallace Budge, trans., The Book of the Dead According to the Theban Recension, New York:El Dutton, 1922. 就過 進 的 J 沈能元首

尚未解決 回答數: 1
社會 國中

請問北魏孝文帝為什麼要做這些事(畫線處)?胡人建國前北魏不是已經滅亡了嗎?

2-1 商周至隋唐的民族關係 3生活型態。 古代各民族因戰爭、貿易等因素而有交流,影響彼此的 商周以來,農業民族與草原民族常有互動與衝突。 時代,黃河流域各國修築長城防禦北邊興起的匈奴。此後長 。城成爲農耕文化與草原文化的分界線。藝空 東周 秦國統一後,連接各國長城以防禦匈奴。到了漢代,漢 武帝出兵討伐匈奴,並派張騫出使西域,聯絡西域各國抵制 西域的 。匈奴。此舉增進漢人對西域的認識,藉由「絲路」 音樂、雜技等傳入中國,東西貿易也更爲活絡(圖3-2-1)。 12 魏晉南北朝是民族融合的重要時期。漢代末年,北方 草原民族陸續南遷,通稱爲「胡」。西晉發生內亂時,黃河 流域的胡族紛紛建國,胡族君主為了穩固統治,致力於胡漢 融合。其中,鮮卑君主北魏 孝文帝將首都從平城(今山 MA ARKING 西大同)南遷到洛陽,要求胡人說漢語、穿漢服、改漢 姓,鼓勵胡漢通婚,加速胡漢文化交流(圖3-2-2) DEPRES 慣例如:乳製品 牛羊肉等。 北方的戰亂使大批漢人遷往南方,帶來進步的農耕 技術與充沛人力,加速南方的開發,對於日後經濟文化 重心的南移有重要影響。 9 隋唐時期,皇室多具有胡人血統,對外族採取平等 開放的態度。唐太宗滅東突厥後,西北各族君長尊稱太 宗爲「天可汗」,意爲普天下的君王,此後唐帝國成 為東亞秩序的盟主。此時,外族商人、僧侶、留學生大 量移居中國,文化交流更爲頻繁(圖3-2-3) 12 北魏孝文帝漢化政策示例圖 改漢姓 。 22 3-2-2

尚未解決 回答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