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Plan
SMA
想問學測進度方向!自然科
現在剩三個月,最近有點不知道念的方向
這幾天想說先寫一回歷屆看看,但還是沒有頭緒
ㄧ模只有8 ,應該重讀複習講義嗎
還是重讀複習講義的同時 兩三天寫個模考
謝謝!
第一頁
共19頁
22
05
錯得分
第壹部分、選擇題(占72分)銷得12分
說明:第1題至第36題,含單選題及多選題,每題2分。
1-2題為題組
圖1為某颱風中心在21~26日的行進及預測路徑。假設颱風可視為固定質量的質點,地
球轉動對颱風行進路徑的影響可忽略不計,颱風行進路徑在同一水平面上,且颱風沿預
測路徑持續前進不折返。依據上述與圖1回答1-2題。
NEHE
¥180k
26日14時 |
25 114
23 1485
(B)強作用(強核力)
(C)夸克作用
(D)電磁力作用
(E)重力作用
|四日œ時
22 E31465 22E0263
12 kr = 10
圖1
1. 已知此颱風在 21 日 14 時的暴風半徑為 180 公里,如白色圓圈所示。試以預測路徑估
算自21日14時至 22 日 02 時之間,颱風移動的平均時速量值約多少公里?
(A)S
(B) 10
(C) 20
(D) 30
(E) 40
2. 已知此颱風在 22 日 02 時至23日 14 時之間,以等速率移動,但方向持續改變,之後朝
北北西的方向維持直線前進,則下列敘述哪些正確?(應選2項)
路理是季他能读持的力
(A) 22日02時至23日14時之間,颱風在路徑上各點位置所受合力為零
21 E1485
(B)22日02時至23日14時之間,颱風在路徑上各點位置所受力方向與速度方向垂直
(C)23日14時之後,颱風恆以等速度前進間距不一,忽快忽慢
(D) 23日14時之後,颱風在各點位置所受合力都為X:樓等,有些點所合力。
(E) 24日14時至26日14時之間,颱風所受的平均合力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
光經過較長位移,位移量突然下降颱風v有降低,平均动方向和方向相反
-ME-913mm
3. 已知地球(E)與火星(M)的平均半徑比值約為1.86,質量比值約為9.3,試問
Gmm
™M TE=1186PM
MM
B
同一物體在火星表面所受重力約為在地球表面所受重力的多少倍?
(A)0.10
(B) 0.37
(C) 0.72
(D) 0.93
4. 自然界的基本交互作用中,哪幾種對日常天氣現象的影響最為明顯常見?(應選2項)
(A)弱作用(弱核力)
自然考科
K
地
(E) 1.86
入較特殊,大多出現在基本粒子消失出現.重組
MH₂X (1.8654)
Fap ² x
9.3M
= 1.86*=
百年學測
自然考科
V=100
共 19 頁
希質量為720 公斤的球體,具有3600 千焦耳的動能,則此球體的速率約為多少公尺/秒?
(B) 10³
(C) 10¹
(D) 10°
(E) 10°
龙
(A) 10²
常用的晶片卡中有內建線圈,如示意圖2的下半部所示,向左箭號代表應電流1 >0的
流向。圖2的上半部為讀卡機線圈,向右箭號代表電流/>0時的流向。當 1 > 0時線圈
產生的磁場,如虛線所示晶片卡線圈貼近讀卡機線圈時,電流產生的磁場會造成
應電流I,的變動,驅動晶片發出訊息。當兩線圈均為靜止且I =0時,欲使晶片卡線圈
產生圖示I, > 0流向的應電流,則讀卡機線圈的電流」應如何?(應選2項)
BE
秘
(A)] >0且維持定值
(B) />0且漸增
磁場
(C) 1 <0且漸增
(D)/ ≤0且維持定值
(E) / <0且漸減
太空邊界
AT=0 FAT
太陽輻射
圖2
7-8題為題組
2021年的諾貝爾物理獎聚焦於複雜系統,如:氣候系統。圖3為簡化的地球氣候系統模
型圖,圖中實線代表進入系統的太陽輻射,虛線F↑代表地面向上發出被大氣所吸收的
熱輻射,虛線 F↑與F 分別代表大氣向外(上)與向內(下)的熱輻射。當太陽輻射的
能量進出系統達收支平衡時,大氣內、外長期平均溫度維持恆定。然而,溫室氣體增加,
會造成系統能量收支不平衡,長期平均溫度也因而產生變化。
圖4為大氣向外熱輻射功率對熱輻射頻率的曲線圖,5個平滑的細線代表標準的輻射體
由克氏(絕對)溫度220 K到300 K,每隔20 K的熱輻射特性曲線。圖4上圖與下圖的黑
色波折線,分別代表CO2含量為0與1000ppm時,地球氣候系統模型預測大氣向外熱輻
射功率隨頻率的變化。依據上述圖文資料,回答7-8題。
大氣
!AT=0
土地
圖 3
讀卡機
大 300K
大氣向外熱輻射功率
大氣向外熱輻射功率
220K
300K
熱幅射頻率
220K
200
熱輻射頻率
0 ppm
CO₂
3001000 ppm
CO2
圖4
12.-
前后
I₁ <1
<D
@高CO=
不
出現新心
表
無法有效业
使向外熱
t
隔水曲線
CO2會導致
不是看這,是指相鄰曲線保留在大
第3頁
共19頁
最接近260k 260-273-3°C
圖4所預測之地球大氣向外熱輻射,最接近攝氏多少度的標準的輻射體,所發出之熱輻射?
(A)270
(B)260
(C) 100
(D)-10
(E)-100
c
若 AT 與 AT, 分別代表因為溫室氣體 CO, 增加導致大氣內與外之長期平均溫度的變
化。依據圖3與圖4的模型預測,當大氣中的CO, 含量增加時,AT, 與AT的關係式,
哪些正確?(應選2項)
(A)AT,<0
(C) AT = AT = 0
(B)AT, >0
(E) AT <0
(D)AT >0
9.下列關於科學史實敘述,何者正確?
X
(A)馬克士威以馬克士威方程式解釋光電效應
(B)愛因斯坦以光子模型解釋光電效應
(C)拉塞福利用電子撞擊無子探究原子結構“He撞擊“”
(D)波耳首先觀測到氫原子光譜,but他有提出氢原子模型來解釋光谱
較晚
10. 下列離子之荷質比,即 比值的關係,何者正確?(原子量H=1.0、He=4.0、Li=6.9)
(E)波耳氫原子模型的建構比拉塞福的原子模型來得早→前省取代後者
電荷工 及
質量
A
(A)H">He*>Li* 平日+”
(B)He*>Lit>H*
(C)Li* > He* > H*
(D)He* > Li* = H*
(E)Li* = H* > He?*
預測光為電磁波
1>3片
不管正顺等的鍋
不用看帶電量,着共有幾個就好
5+2= 011428
C
2512X112 concept
111年學測
自然考科
11. 小婷將混合染料以濾紙層析法分析,在展開液上升至停止線時終止層析。待濾紙乾燥
後,觀察發現甲、乙、丙三種成分之相對位置如圖5;並定義 Rf值如下:
成分由起始線的移動距離
同時間展開液由起始線至停止線的移動距離
Rf值=
Rf值與該成分及展開液的特性有關,可做鑑定之用。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乙的Rf值為0.2
(B)甲與丙的Rf值,兩者相加約為0.6 3
停止線
号字=119+015
(C)乙與丙在層析時,移動速率比約為8:5-214-11998-5 起始線
(D)甲、乙、丙的分子量大小關係為甲<乙<丙
(E)甲、乙、丙的Rf值,會隨著展開液移動距離的增加而
變大
圖5
層析
2
111年學測
自然考科
A
fot
12. 在低溫高壓的狀態下,甲烷的氣體分子被水分子包覆,形成類似冰品的化合物,稱為甲
烷水合物,圖6是甲烷水合物的相圖,依此,下列敘述哪些正確?(應選2項)
甲烷水合物
冰
水
此狀燃烧,边氧氣没法
✔
计水合物被點燃,势必有挣脱气扬的C4D第
Test & burning
(A)
(B)
20
40 ④
(C)
(D)
(E)
壓力 60
(atm)
80
100
120
140
20
-30-150 15 30
溫度(℃)
圖6
|溶液體積比(甲:乙)
1:9
【弱酸弱鲢1:1
9:1
甲烷水合物點燃時,發生燃燒反應的應為甲烷氣體。
圖可看
(B)甲烷氣體與水不會同時存在
(C)在0°C、140大氣壓時,甲烷水合物與冰同時存在
(D)在-15℃時,不會有甲烷水合物的存在
(E)在0℃、10大氣壓時,不會有甲烷水合物的存在
酸無能粉红
13. 已知指示劑 X 在 pH 值 7.5 以下和80 以上分別是無色和粉紅色,而指示劑 Y 在 pH 值
4.0-7.5 與 8.0-10.0 時分別是綠色和藍色。若將濃度各 0.1 M 的溶液甲和乙分別以體積
比1:9、1:1和9:1充分混合,再分別用指示劑 X 和 Y 測混合溶液,其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DS
→ 冰與水的相界
NH,(aq)
CH,COOH(aq)
甲烷水合物與
甲烷的相界
指示劑 X
粉紅色
無色
無色
根據上述實驗結果,下列何者最有可能為溶液甲和乙的組合?
甲
乙
HCl(aq) 酸 53 lY NH,(aq)
NH,(aq)
HCl(aq)
NaCl(aq)
<能>
4頁
共 19 頁
指示劑 Y
藍色
綠色的
綠色
NH,(aq)
CH₂COOH(aq)
NH,(aq)
天早
sleet
2
AUD
46. 圖 19 為冠狀病毒RNA 中核苷酸之模式圖,有關此圖之描述下列哪些正確。
(應選3項)
(A)甲為磷酸基
(B)乙為去氧核糖
(C)丙可能是胞嘧啶C
(D)丙可能是鳥糞嘌呤G
(E)丙不可能是尿嘧啶
CO
共19頁
46-48題為題組
新冠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是由SARS-CoV-2導致的傳染性肺炎,
地且當全球人通行之疫情依單親新學的生物學知識及最近社會大眾對網書,高
圖 19
47. 有關冠狀病毒在目前三域生物分類系統歸類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2項)
(A)此病毒長度通常小於1 um,長度太小是目前生物分類系統未將病毒列入的原因
(B)此病毒之核心不具DNA,是被排除在目前生物分類系統之外的主要原因
(C)此病毒缺乏基本的細胞結構,故尚待分類學者引入生物分類系統
(D)此病毒的基因重組現象相當高,故較不適於分析同源結構來重建其演化關係
(E)此病毒SARS-CoV-2未使用二名法為學名,是目前尚未將它納入生物系統之主因
48. 分析不同新冠病毒的完整基因體,並以來自蝙蝠之病毒RNA 做為親緣關係網絡圖的根,
丁地
→丙地
如圖20,其中之線段長度代表 RNA序列之差異
程度;X、Y 及 Z分別為不同中心點變異病毒株
的 RNA;以及甲~辛等代表各地點病毒株的
RNA。請擷取此圖資訊,繪一個蝙蝠病毒 RNA、
X、Y 及 Z 之分支關係圖。(3分)並寫出哪一地
一點的病毒 RNA,與 X 和蝙蝠病毒RNA 親緣關
係最接近。(1分) 蝙蝠
病毒 RNA
(XX(X)(Z
60
血液流速(相對數值)
to
40
20
血液流速增加
10
戊地•
圖 21
漿 飲酒後
hiwum
20
時間(秒)
49-54題為題組
測量血液流速的血流儀是以都卜勒效應為原理製成。若血流儀的感測器以頻率為f的聲
波或光波入射到血液,而接收到的反射波頻率為(f+ Af),Af的量值與血液流速可近
似為成正比。圖21為探究飲酒對於血液流速影響的監測數據曲線。
pray fs
飲酒前
己地
30
庚地
自然考
wh
辛地
40
丙
圖 20
乙地
*甲地
蝙蝠
病毒RNA
111年學測
自然考科
+5:215~12 = 915
49. 飲酒後,血液流速隨著時間變化可近似為週期波,且有高頻低幅的成分與低頻高幅的成
如圖 21 所示,飲酒後的監測數據曲線猶如週期大且振幅大的波動與週期小且振幅
小的波動疊加,其中前者稱為低頻高幅,後者稱為高頻低帽·假設高頻的成分頻率為,
低頻的成分頻率為人,依據這項血液流速的探究與分析,下列哪些正確?(應選2項)
() fs = 1 Hz
(B) ≈1 Hz
Dst
(D) fs = 0.1 Hz (E) Ss ≈10 Hz
(A) ≈10 Hz
50. 感測器靜止放置在皮膚表面,已知血液的流動方向使血液中的物質接近感測器,若監測
血液流速的光波其特性代號如表4所示,則在相同的介質之中,入射波與反射波特性的
關係,何者正確?
(A) V > VR
(B) f₁ > fr
(D) 2₁ > AR
(C) T₁ <TR
表4
入射波特性代號
反射波特性代號
波長
2₁
2R
頻率
S₁
fR
(A)紅血球
(B)白血球
(C)血小板
(D)蛋白質
(E)水
第 16 頁
共19頁
週期
T₁
TR
(E) λ₁=λR
波速
½
VR
51. 圖 22 為波自介質 A射入介質 B 的示意圖。波在介質 A 中波速較慢,在介質B 中波速
較快 箭號實線代表人射線,虛線為延伸線。在答題卷中的作答區畫出
(1)法線;(1分)
B
(2)波進入介質 B 之後的折射線。折射線只需要畫出示意的偏右上、偏左下、或沿虛
線不偏折。(1分)
介質
介質A
法车
圖 22
52. 承 49 題,依據生物學知識判斷,血液流速變化中高頻的成分,主要是由下列何種作
用或機制所影響?
(A)呼吸
(B)心跳
(C)排泄
(D)酒精發酵 (E)能量產生
53. 依據圖 23 中之血液抹片圖,並假設血流儀射入一波長 800 奈米的雷射光,則反射波主
要由下列何者所反射?
A
圖 23
54. 假設血流儀的雷射光能精準射入某器官的動脈(A)、微血管(C)及靜脈(V),且反射
出的雷射光頻率變化分別為 Af、fe及Aff,依血管之功能、管壁彈性和厚度、管腔之
大小等因素來推斷,ASA、MC、Aff之大小關係應如何才合理?(2分)
f、e、off大小關係為:
Answers
No answer yet
Apa kebingunganmu sudah terpecahkan?
Pengguna yang melihat pertanyaan ini
juga melihat pertanyaan-pertanyaan in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