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5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23~25題。
甲
嶺南人認為檳榔可以解瘴癘之氣,蘇東坡入境隨俗,大嚼大噉,至汗出且面紅如醉,還
特地寫詩歌詠檳榔:「能消瘴癘暖如薰」。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中說自己初至嶺南,對
檳榔敬謝不敏,過了一段時間,才敢稍微嘗試;住了一年多後,卻「不可一日無此君矣」。
南宋周去非《嶺外代答》則寫道:「有嘲廣人曰:『路上行人口似羊。』言以蔞葉雜咀,終
日噍飼也,曲盡噉檳榔之狀矣。每逢人,則黑齒朱唇;數人聚會,則朱殷遍地,實可厭
惡。」言詞中極盡輕蔑。
(改寫自黃楷元〈陪蘇東坡一起吃檳榔〉)
檳榔原產於馬來西亞,名稱源自馬來語 pinang。臺灣的檳榔品質佳,從前除了日常嚼
食,也用來待客。
李時珍《本草綱目》說:「嶺南人以檳榔代茶禦瘴,其功有四:一曰醒能使之醉,蓋食
之久,則醺然頰赤,若飲酒然,蘇東坡所謂『經潮登頰醉檳榔』也/二曰醉能使之醒,蓋酒
後嚼之,則寬氣下痰,餘醒頓解,朱晦庵所謂『檳榔收得為祛痰』也,三曰飢能使之飽。四
曰飽能使之飢。蓋空腹食之,則充然氣盛如飽;飽後食之,則飲食快然易消。又且賦性疏通
而不泄氣,稟味嚴正而更有餘甘。5(C)
檳榔果實含多酚類化合物、檳榔素、檳榔鹼,會影響大腦、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作
用,提高警覺度,刺激腎上腺素分泌。世界衛生組織證實:檳榔素、檳榔鹼具潛在致癌性,
檳榔所添加的石灰則會破壞口腔黏膜的表皮細胞,導致細胞增生變異。
嚼食經驗令我覺得檳榔很容易成癮,戒除甚難,但不知它的成癮機轉。它迷惑人,卻極
具危險,像不正常的親密關係,像禁忌的遊戲,嚼多了會有墮落感、罪惡感。可它又那麼清 CC)
香,那麼容易上癮。
(改寫自焦桐〈禁忌的親密關係〉)
B
) 23 綜合甲、乙二文,關於檳榔的功效或危害,說明最適當的是:
:(A)賦性疏通而不泄氣,有益調節呼吸系統,嶺南用以對抗瘴氣
(B)李時珍認同朱晦庵檳榔可祛痰的看法,咀嚼檳榔有助於醒酒 V
(C)所含多酚類化合物具雙向調節的作用,既可充飢又可助消化
(傳 (D)世界衛生組織證實檳榔鹼會刺激腎上腺素分泌,致食用成癮
(24) 關於甲、乙二文的寫作方式,說明最適當的是: 未表達自己的看法
(A)甲文就歷史發展評論,認為嚼檳榔有礙觀瞻而不鼓勵食用
(B)乙文兼論檳榔功效與危害,呼籲人們抗拒檳榔的危險誘惑
(C)二文皆引述相關的文學創作與醫療知識,呈現檳榔多面性 甲乙甲文未及醫療知識
(D)二文皆提及食用者親身經驗,點出嚼食檳榔後的成癮現象
蘇軾 有經驗
-
CBD關於「祕密」的看法,符合下文敘述的是:神态,融合水鎮飾委會實是物散
當祕密出現在親近的人際關係中,每個人都覺得刺目——我隱匿了最後也可能是
最重要的一條線索,阻止你順暢讀取我全部的檔案。那對愛是多大的殺傷力!這個世
界於是鼓勵坦白,彷彿只要開誠布公,必能互相理解,擁抱,痛哭流涕地和解。但祕
密卻固執地打破了理性架構的神話,讓人類理解語言的限制,發現自己畢竟掙脫不了
人,那些幽暗的本能,及孤獨如何成為每個人真正的生命基調
土金像影
害怕孤獨的人為了裝作一無所瞞,以爭取想像中的友誼,於是開始訴說祕密。祕
密換祕密,那是朋友的定情儀式,但我們不說自己的祕密。訴說別人祕密是一種無本
生意,也是一種聲東擊西的詭計。當所有人都忙著訴說其他人的祕密,自己的祕密就
擺脫了被刺探的危險。想要掩人耳目,是另一個人祕密開始出土的原因。人人孔門
200
(改寫自胡晴舫〈祕密〉)
(A)人類幽暗不安是因為背地裡訴說別人的祕密
(B)交換祕密揭示人們畏懼孤獨而有相互取暖的需求
(C)訴說他人祕密既能滿足好奇窺探,又可掩藏自己的祕密
是保有祕密,拒絕他人全面讀取自己,反映孤獨的生命基調
想祕密的存在,乃因語言不可盡意的限制,阻隔了人際關係的親密
這裡先謝謝你的解答~
還想請問「幽暗的本能」為什麼能被解讀成「好奇」呢?感覺這個有點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