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SMA
請幫我解釋,謝謝
七慾
回腹之慾。
1 第九味 徐國能
我的父親常說:「是為己,穿是為人。」這話有時想來的確有些意思,在肚裡長
在身上,自是一點爬不了別人,但穿在身上,漂亮一番,往往取悦了別人而折腾了自己。
父親作菜時這麼說,奥菜時這麼說,看我們穿新衣時也這麼說,我一度以為這是父親的
人生體會,但後來才知道我的父親並不是這個哲學的始作俑者,而是當時我們「健樂園」
大商曾先生的口頭禪。
曾先生和我有緣,這是掌村的趙胖子說的。每回放學,我必往餐廳進去,將書包往
那幅金光閃閃的「樂遊園歌」下一丟,閃進廚房找奥的。這時的曾先生多半在看《中央
日報》,經常有一香吉士果汁杯的高梁,早年白全能算是好酒,曾先生的酒是自己带的,
他從不開餐施的酒,不像趙胖子他們常常「乾喝」。
趙胖子喜歡叫曾先生「師父」,但曾先生從沒答理過。曾先生特愛和我講故事,說南
道北,尤其半醉之際。曾先生嗜辣,說這是百味之王,正因為是王者之味,所以他味不
易親近,有些菜中酸甜鹹澀交雜,曾先生謂之「風塵味」,沒有意思。辣之於味最高最
純,不與他味相混,是 (甲) 氣象,有君子自重之道在其中,曾先生說用辣宜猛,否則
便是乙),紀凌遲,人人可欺,國焉有不亡之理?而甜則是內之味,最解辣,
最宜人,如秋月春風,但用甜則尚淡,才是淑女之德,過膩之甜最令人反感,是靈骨的
諂媚。曾先生常對我講這些,我也似懂非懂,趙胖子他們則是在一旁暗笑,哥兒們幾歲
懂些什麼?父親則抄抄寫寫地勤作筆記。
有一次父親問起鹹辣味之理,曾先生說道,鹹最俗而苦最高,常人日不可無感但
苦不可兼可,況且苦味要等眾味散盡方才知覺,是味之隱逸者,如晚秋之菊,冬雪之梅;
而鹹則最易化舌,入口便覺,看似最尋常不過,但很奇怪,到極致反而是苦,所以尋
常之中,往往有最不尋常之處,舊時王謝堂前燕,就看你怎麼當它,怎麼用它。
曾先生從不阻止父親作筆記,但他常說烹調之道要自出機杼,得於心而忘於形,記
記筆記不過是紙上的工夫,與真正的吃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節錄)
目为A。「一語,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HU HE ILL
我)
)4上文中缺空的(甲)、(Z)、丙處依序應填入什麼詞語?
(A)王者昏君庙主,后妃
(B)良人/庸才懦夫/妻妾
(C)尊長/陋才主/後生
D師者/陋儒書匠/弟子
Answers
Apa kebingunganmu sudah terpecahkan?
Pengguna yang melihat pertanyaan ini
juga melihat pertanyaan-pertanyaan ini 😉
Recommended
【107學測】國文-古文三十超詳細重點整理-清晰樹狀圖✨
11359
45
【107指考】【國文】再怎麼沒有語感也要背ㄉ國學常識
7199
20
[學測]國文::各種流變+文人並稱👍
5905
56
【107學測】國文/古文三十總整理
5864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