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Science
SMP
Terselesaikan
14題A和C不是都能選嗎?
念? (A)守法 (B)守時 (C)衛生 (D)清潔。
(C)13.
臺北帝國大學在日治時期共有臺人畢業生約兩百餘人,僅占學生總數20%。
1930年高中畢業的林佳祥與一群朋友從基隆上船,到日本接受大學教育。當時
不少人像林佳祥這樣離鄉背井、渡洋求學。請問:上述情形代表日治時期臺
灣高等教育的何種特點? (A)臺灣人比日本人不用功,畢業的人數因而較少
(B)臺灣人對於就讀高等教育不感興趣 (C)在
差別待遇的教育政策下,臺人入
學名額較少(D)臺灣人沒有錢就讀大學。
AC 14.日治時期臺灣文化協會所舉辦的活動中,巡迴各地傳布新知、批判殖民政治
及檢討社會不良風俗的是什麼活動?(A)演講會 (B)冬季學校 (C)讀報社
B
(D)青年會。
(B)15. 一九二八年代有一批臺灣人從基隆出發,坐船到東京向日本政府請願設置議
會。請問:這個運動是屬於下列哪一個層面? (A)
文化(B)政治
(() (C)
()教育
(D)經濟。
Answers
Apa kebingunganmu sudah terpecahkan?
Pengguna yang melihat pertanyaan ini
juga melihat pertanyaan-pertanyaan in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