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國中

求第二題其他選項哪裡錯誤!!

食面 象牙 獸骨化石 火山灰 一煤層 海洋貝 殼化石 乙丙丁戊 素養題 板塊與Z板塊的交界帶上,可發現海溝地形 交界帶上,可發現中洋脊 (C)X板塊與Z板塊的交界帶屬於板塊分離處 (D)Y板塊與Z板塊的交界帶為地殼新生成的地方 1.右表為臺灣某次地震的相關資料,下列敘述何 者正確? (A)負責地震測報的單位是國家防災局 (B)本次地震中臺北測得的地震規模為6.5 (C)對於地震發生,科學家已能準確預測 (D)各地地震測得之地震強度皆相同 地震報告 編號 第 98041號 日期 98年4月11日 時間6時35分45秒 位置 北緯22.85度,東經121.3度 深度 8.5公里 規模 6.5 右圖為全球板塊分布示意圖,有關地點甲~丁的 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地點甲主要是受到張力擠壓變形的造山帶 (B)地點乙是新的地殼生成的地帶 (C)地點丙不易發生造山運動 (D)地點丁形成褶皺山脈與新地殼 ~~~~ 板塊分離處 板塊聚合處 3. 右圖為某地的地質剖面圖,假設此地未發生地層倒轉,圖中 地質事件有:(甲)沉積砂岩層甲,(乙)沉積礫岩層乙,沉積頁 岩層丙,(T)形成火成岩脈丁,()發生斷層戊。根據此圖,下 列推論何者正確? 甲 乙 丙 J 戊 乙 暑線 度8公里, (A)圖中未有可能會發生過地震的證據 (B)若在甲岩層中發現恐龍化石,則可能在乙岩層發現原地形成的大象化石 (C)若在甲岩層中發現三葉蟲化石,可推測當時沉積環境在古生代陸地 (D)地質事件發生先後順序:(丙)→(乙)→(甲)→(丁)→(戊) 旻蓉想利用右表中三種不同密度物質 代號 甲 乙 丙 分別模擬地殼、地函、地核,則下列 選項,哪一個正確? 大 密度 4.50g/cm² 2.85g/cm² 10.70g/cm² (A)甲為地殼、乙為地函、丙為地核 (B)甲為地函、乙為地殼、丙為地核 (C)甲為地核、乙為地殼、丙為地函 (D)甲為地殼、乙為地核、丙為地函

解答

(A)板塊聚合處會是擠壓力而不是張力
(B)張裂性板塊邊界才會生成新地殼
(D)板塊分離處不會形成褶皺山脈

留言
您的問題解決了嗎?